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615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700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珠江三角洲东部低层大气流动与中尺度扩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拉格朗日随机粒子扩散模式和三维风场诊断模式及实际气象观测资料,模拟分析以大亚湾核电厂厂址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低层大气流动和气载污染物的中尺度扩散情况。结果表明:(1)该区域低层大气流动受盛行风背景、天气系统、海陆风局地环流以及当地地形扰动的共同作用,季节变化明显。(2)冬-春-秋季,核电厂扩散的可能影响区域总体分布在偏北内陆方向和西南方的珠江出海口及外海地区,夏季总体分布于北方内陆地区。(3)污染物扩散输送出200km×200 km模拟区域的平均时间约12~20 h;污染物在模拟区域内滞留24 h以上的情况,冬-春-秋季三季的出现频率为1/5左右,夏季出现较少,约占1/20的比例。  相似文献   
932.
位居世界第二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地处金沙江下游峡谷区,频繁的大风给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掌握水电站坝区大风变化规律,评估峡谷地形对风速的作用,有利于基于周围风场监测和预警峡谷区大风。根据水电站及周边观测资料,对坝区风的变化特征和峡谷地形作用进行了分析。(1)峡谷区最高频率的风向和最大平均风速的风向均为顺着峡谷的偏南风或偏北风,且偏北风频率达55%以上,峡谷锁定了流经气流。(2)坝区大风多发生在干季11月—次年5月,且夜间至清晨大风频率比日间高。干季峡谷风效应强,尤其在19时—次日08时。雨季峡谷风效应降低,局地山谷风增强,表现为山风比谷风持续时间长,08时和18时是山风和谷风交替时间。对应干季和夜晚大风频繁,说明峡谷风效应是影响大风的关键因子。(3)通过狭管效应分析马脖子和葫芦口大桥两个站之间的风速关系,表明峡谷地形使马脖子站风速加强为葫芦口大桥站的1.27倍。利用多种拟合方法建立的两站风速关系表明,当葫芦口大桥站为5m·s-1以下低风速,各方法都难以拟合峡谷区的风速,当风速在5.0~11.5m·s-1时,狭管效应对风速拟合最优,准确率超过70%,对11.5m·s-1以上强风速,多项式拟合效果较优,准确率接近65%。  相似文献   
933.
Hindukush is an active subduction zone where at least one earthquake occurs on daily basis. For seismic hazard studie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local magnitude scale using the data of local seismic network. We have computed local magnitude scale for Hindukush earthquakes using data from local network belonging to Center for Earthquake Studies (CES) for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i.e. 2015–2017. A total of 26,365 seismic records pertaining to 2,683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2.0 and greater, was used with hypocentral distance less than 600 km. Magnitude scale developed by using this data comes to be ML = logA + 0.929logr + 0.00298r – 1.84. The magnitude determined through formulated rela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tandard relation for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relation developed by the same authors for local network for Northern Punjab. It was observed that Hindukush region has high attenuation as compared to that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Northern Punjab which implies that Hindukush is tectonically more disturbed as compared to the said regions, hence, seismically more active as well. We have calculated station correction factors for our network. Station correction factors do not show any pattern which probably owes to the geological and tectonic complexity of this structur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variance of magnitude residuals for CES network determined using Hutton and Boore scale and scal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ere compared, it showed that a variance reduction of 44.1% was achieved. Average of magnitude residuals for different distance ranges was almost zero which showed that our magnitude scale was stable for all distances up to 600 km. Newly developed magnitude scale will help in homogenization of earthquake catalog.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b-value of CES catalog decreases when magnitud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newly developed magnitude scale.  相似文献   
934.
针对3层3跨框架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薄弱构件,采用在柱顶不同位置设置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方法,建立土-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相互作用的二维整体时域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柱顶隔震支座对车站主体结构的侧向变形、地震损伤和动应力反应等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在抗震薄弱的顶层和底层中柱柱顶设置2层隔震支...  相似文献   
935.
对1949?2002年北部湾乌雷站台风浪和风暴增水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54a的台风浪和风暴增水的极值序列,作出二者联合概率分布图,其分布近似于指数分布,进而运用GUMBELⅡ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对其拟合,在找出联合概率分布函数过程中分析得出了台风浪和风暴增水不同重现期的单要素极值和联合分布要素极值及相应概率(具体给出),其结果对海洋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6.
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卫星过顶预报方法,该方法采用MSGP对卫星轨道递推,相对于高精度的轨道递推方法,在精度上不仅可以满足预报的要求,而且速度比较快。在卫星俯仰角和方位角的计算模型中,针对岁差、章动和极移的影响相对于卫星位置是二阶小量,因此在坐标系转换过程中忽略岁差、章动和极移的影响。还进一步论述了两种不同方式的轨道递推方法之间的结果差异,并就轨道递推精度对预报时间和卫星俯仰角、方位角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根据对比STK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7.
网络RTK中几种实用技术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网络RTK中采用的几种技术作出详尽的论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合理选取网络RTK中的实用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其可靠性高、覆盖地区广和定位精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938.
推导了传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测定垂线偏差(Deflection of the Vertical, DOV)形式误差的表达式;提出一种可用以解算并置站DOV的小网参数转换法.利用乌鲁木齐南山多技术并置站控制网观测信息,开展了算法验证,并对该站内多个地点DOV开展了实测.结果表明,高精度的小网DOV仅由点位观测精度最高、覆盖面积最广的3个站点决定.个别精度较差的点会为DOV的测定值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小网转换法所解算的DOV与实测值间的一致性分别为-2.3′′±4.3′′(子午分量)和0.2′′±4.6′′(卯酉分量);小网转换求取DOV的方法在精度上与经典的GNSS水准方法相当,但步骤更加简便.鉴于多技术并置站会不定期地开展本地测量,可利用该方法实现多技术并置站DOV的零成本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939.
介绍了张家口地震台的基本现状及形变数字化仪器的改造情况。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和固体潮形态变化等方面,对地形变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固体潮观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数字化资料总体评价。并针对数字化观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40.
小湾水电站饮水沟大规模倾倒破坏现象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倾倒破坏是陡倾层状岩体一类主要的变形破坏形式,一般发育于地表临空面附近的坡体浅部。根据文献资料,前人研究的倾倒破坏体能保持其完整形态者规模并不大。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高边坡由于其特殊地形地貌及其岩体结构条件,使得如此大规模的倾倒变形体能保持其完整形态至今。由于倾倒变形体紧邻大坝且地势较高,一旦失稳,将给小湾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查明倾倒破坏堆积体规模及其岩体结构特征,为倾倒堆积体边坡支护方案选择及稳定性评价参数选取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揭示这类大规模的倾倒破坏表现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对认识复杂条件下岩石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细致的野外调查,揭示了一类发育深度较大的大规模倾倒变形破坏。通过对边坡的详细描述与记录,阐明了这类变形破坏发育的特征和空间展布,并对其形成机制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