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8篇
  免费   1471篇
  国内免费   220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1210篇
地质学   7437篇
海洋学   4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03篇
自然地理   67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林木森  吴凌啸  王翠芝 《地质通报》2019,38(10):1726-1732
通过对福州盆地西北缘发育的霏细斑岩脉野外地质特征、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研究,讨论其与福州复式花岗岩体的成因联系。研究区霏细斑岩呈紫灰色,局部可见明显的流动构造,主要由正长石斑晶组成,脉体呈北东向侵入于早期福州复式岩体中。研究结果显示,霏细斑岩脉形成于97.4Ma,具有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的特征。该期岩浆活动形成于福州复式岩体的过渡期,且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早白垩世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晚白垩世碱性A型花岗岩之间存在连续过渡的关系,反映其为福建东南沿海构造体制从弧后扩张向陆内伸展转换的产物,暗示该构造体制的转换时间约为97Ma。  相似文献   
952.
最新的勘探和研究证实,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发育了中、上侏罗统2套有效烃源岩并以上侏罗统为主力烃源岩层,在其供烃范围内形成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下生上储式"和中-上侏罗统"自生自储式"2类成藏组合,取得了我国东部海域以侏罗系为唯一源岩的含油气盆地勘探突破。为进一步探索我国近海盆地残留"黑色侏罗系"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本文采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我国近海主要盆地残留"黑色侏罗系"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残留侏罗系暗色泥岩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多属"中等"级别,局部发育"中等-好"、"中等-差"级别烃源岩,侏罗系烃源岩大多存在早(J3-K1)、晚(E2末-N1)2期生、排烃高峰,生烃总量达1.4×1011 t,资源前景乐观,预测可形成侏罗系"自生自储式"和侏罗系-白垩系(或新生界)"下生上储式"2类源储组合。  相似文献   
953.
针对南黄海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重大需求,在收集、整理下扬子苏、浙、皖地区地质和地化资料的基础上,依托科学钻探CSDP-2井岩心,系统对比了南黄海盆地与下扬子陆区早志留世古地理背景和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利用一系列地化测试数据总结了南黄海盆地下志留统烃源岩特征并探讨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目前已钻遇了坟头组和高家边组上部两套丰度很低的厚层、暗色(粉砂质)泥岩,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热演化程度已整体进入过成熟阶段;受控于全球海侵事件和扬子板块构造活动的发展阶段,早志留世初期深水陆棚环境逐渐向后期的浅水陆棚环境演变,加之早期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良好的保存条件,使得下扬子区高家边组下部烃源岩的品质明显高于上部,并以底部黑色笔石页岩段有机质丰度最高。因此,南黄海盆地高家边组底部理应存在一套优质烃源岩层,可作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  相似文献   
954.
南黄海海域的中、古生代海相油气前景广阔,是重要的油气战略接替基地。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原型盆地遭受强烈破坏,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物理勘探精度低,造成对地层与构造认识不清,油气分布规律不明。针对勘探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是:重点开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研究与攻关试验工作,提高方法技术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在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开展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有效烃源岩、储层、保存条件等因素的研究工作,对区域油气地质条件优越且地层、岩性等特征存在争议的局部构造实施科学钻探等。  相似文献   
955.
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压汞等资料,对金龙2地区三叠系上乌尔禾组二段(P_3w_2)低渗(含砾)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乌二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根据压汞曲线参数特征,将其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类。②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乌二段视压实率平均为53.54%、视胶结率平均为47.53%、视溶蚀率平均为13.84%、视微孔隙率平均为60.67%,表现为中等压实、中—强胶结、弱溶蚀、微孔发育等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微孔隙发育主要控制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③引入成岩综合指数来定量表征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强度,其与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排驱压力、分选系数)以及储层品质因子(RQI)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关系,Ⅰ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大于8%,Ⅱ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为2%~8%,Ⅲ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小于2%。因此,可以利用成岩综合指数定量评价储层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准确量化与优化地下水水源地开采量,在分析山东羊庄盆地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通过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建立起整个盆地地下水流概念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模拟软件,并与优化模型软件Ground-Water Management Process(GWM)相耦合,以水源地开采量最大为目标,以水位不低于限定的控制水位为约束条件,评价出盆地最大可开采量为5 730万m^3/a;进而确定出宋屯、后石湾、南庄、魏庄、西石楼、许坡、龙山头、羊庄、东于、段庄以及王杭水源地的优化开采量分别为0.18万、1.40万、2.56万、1.86万、3.80万、1.70万、0.40万、0.40万、0.50万、1.40万和1.50万m^3/d。  相似文献   
957.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 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 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为全面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储渗能力,借助多种测试技术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储集层样品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定性刻画了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储集空间和喉道特征,然后根据高压压汞得到的毛管压力曲线对储集层进行分类,最后基于多尺度CT扫描定量表征了3类样品的二维、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空间既有受组构控制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等,又有不受组构控制的溶洞、溶缝和构造缝;喉道以缩颈、片状和管束状为主;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储集层可划分为缝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缝洞型大孔隙与溶洞发育,分布均匀且连通性好,喉道粗大且数量较多,微裂缝与溶洞串接呈串珠状分布,沟通了孤立的储集空间,具有最好的储渗能力;孔洞型多尺度孔隙与溶洞发育,储集能力强,喉道粗大但数量较少,连通性较差,各储集空间无法有效沟通,渗流能力受限;孔隙型细小孔隙发育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区域被岩石骨架占据,喉道数量少且连通性极差,储渗能力弱。  相似文献   
959.
岩石生热率是研究地球内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本文根据自然伽马与岩石生热率的关系,利用盆地4口钻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计算出桑托斯盆地主要岩石或矿物及地层的生热率。本文统计了2964个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值,主要岩石或矿物的生热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泥岩、砂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硬石膏和盐岩;盆地地层的生热率随深度增加显著降低,生热率体现出受控于岩性变化的特征。以S1井为例,根据岩石生热率和热流的关系,计算出盆地中各个组的生热率,Marambaia组、Itajai-Acu组、Itanhaem组、Ariri组、Guaratiba群、Camboriu组生热率分别是1.36±0.16μW/m3、1.52±0.15μW/m3、1.30±0.3μW/m3、0.46±0.18μW/m3、0.64±0.23μW/m3、0.37±0.07μW/m3,盆地沉积地层产生的热量占表层大地热流的13.62%,因此沉积地层具有一定的产热潜力,对区域有机质的成熟度有一定的影响。建立了岩石圈分层生热模型,其中地壳热流贡献为15.38mW/m2,占表层大地热流的30.76%,地幔热流贡献值为34.62mW/m2,地壳和地幔的热流比例为0.44,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0.
Catchments have highly variable yields of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The size, land use and the surface cover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nd influence the catchment response and parameter values of simulation models. Two experimental basins—the Cariri basins—were equipped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Brazil, for obtaining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t different catchment scales, as well a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d use and surface cover. In the first basin, located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umé, the field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at two different scales: four micro-catchments with an area of around 0.5 ha and nine standard Wischmeier-type erosion plots of 100 m2. The experimental units had varied vegetation and management. They were subjected only to natural rainfall events, and were monitored from 1982 to 1991. The total runoff and total sediment yield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of the events. The installations in the second basi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ão João do Cariri, from 1999, include two erosion plots, three micro-catchments, and two sub-catchments of a small basin. These basins are still being monitored for runoff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Among the micro-catchments two are nested to detect any scale effect at the micro-catchment level. Nearly 600 events of precipitation, that produced runoff in at least one of the experimental units, have been registered. These data have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cultivation practices and to calibrate hydrological models for plots and micro-catchments. Parameters have been tested by means of cross validations among micro-catchments and sub-catchments. The data sets are made available to all the catchment hydrology researchers and others at https://doi.org/10.5281/zenodo.469088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