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6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705篇
大气科学   2082篇
地球物理   862篇
地质学   496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82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study by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in the alpine shrub meadow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2003 and 2004 showed that the net ecosystem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NEE) exhibited noticeable diur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with more distinct daily changes during the warmer seasons. The CO2 emission of the shrub ecosystem culminated in April and September while the CO2 ab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a maximum in July and August. The absorbed carbon dioxide during the two consecutive years was 231.4 and 274.8 g CO2·m-2 respectively, yielding an average of 253.1 gCO2·m-2 per year: that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absorbed CO2 in the region. Obviously, the diurnal carbon flux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radiation and other atmospheric factors. Still, minute discrepancies in kurtosis and duration of carbon emission/absorption were detected between 2003 and 2004.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2 flux in the daytime was similarly affected by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in both years. Temperature appear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O2 flux: specifically, the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lant growing season inhibits the carbon absorption capacity. One potential explanation is that soil respiration is enhanced under such condition. Analysis of biomass revealed that the annual net carbon fixed capacity of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as 544.0 in 2003 and 559.4 g Cm"2 in 2004,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NEE absorption capacity (63.1 g C·m-2 in 2003 and 74.9 g C·m-2 in 2004) in the corresponding plant gr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142.
彭仕雄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1442-1446
高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的验收标准直接关系到大坝的稳定和安全,各个工程都有其特殊性;针对高重力坝对各类地基的要求不同,本文以官地水电站大坝坝基固结灌浆的实际情况为例,结合我国已有部分工程大坝坝基固结灌浆验收标准,提出了高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验收标准拟定原则应考虑不同岩类和开挖爆破的影响,主要以声波波速作为评判标准;形成了官地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的验收标准,并在工程中成功运用,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3.
TS50全站仪配合徕卡多测回测角软件能够自动瞄准、自动观测,具有高智能、高精度的特点,从而在地铁基坑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前大彦站基坑监测项目实践,对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基于TS50全站仪的多测回测角软件能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  相似文献   
144.
随着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等重大自然资源调查类项目的实施,以无人机作为搭载平台的遥感影像获取手段在不断发展并深入应用,特别是无人机航测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越来越紧密.本文以不动产调查为例,重点论述结合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内的测绘地理信息新手段的作业原理及应用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总...  相似文献   
145.
根据影像全站仪的工作原理,总结出在文物测绘中的技术路线,研究点云数据处理过程中拼接、降噪、纹理映射的方法,并通过对模型数据采集精度的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数据模型采集值,为影像全站仪快速、可靠的在文物三维数字化建模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GIS"位置分配"基本原理和优化模型,基于地形图构建路网模型,应用最小化设施点数和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确定布局方案,划定管理服务区优化消防站选址。通过对消防站可达性及消防出行机动能力分析,找出消防站布局规律,为城市消防站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精密控制网测量中,气象因素对边长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针对测量机器人的主要误差来源,对影响精密控制网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自动目标识别(ATR)的主要误差源,指出了ATR观测中应选择最佳观测条件以保证角度测量精度;结合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温度、气压、折光系数K对边长改正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精度测量中应精确测定气象因子和选择最佳观测时段测量的思路,并提出了利用三角高程网平差后高差求解各方向动态K值进行边长改正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边长改正的精度.最后实例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8.
论述了双鸭山市测绘行业对双鸭山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SYS-CORS)暨南方NRS系统的需求,介绍了系统建设过程,同时介绍了系统测试状况,最后叙述系统的功能、本系统的创新点及系统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9.
云南干旱“常态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奔  胡关东  杨帆  王龙 《水文》2014,34(4):82-85
近年来云南持续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干旱是否日趋"常态化"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从水文的角度对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水文要素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历史依据和现代气象水文观测数据的支撑下,考察近100年来全球增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化的可能,从而认为近年来提出的云南干旱"常态化"存在科学依据;但干旱"常态化"仅能局限于近现代时期这一时间范畴,对于今后更长时期云南省干旱发展趋势,依据现有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尚难以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150.
以震中迁移始发点的前兆讨论了唐山7.8级地震震中位置的预测,并以此为例分析了汶川8级地震和芦山7级地震的前兆问题。另外,从震中迁移延长线上的前兆来讨论了唐山大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