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1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781.
为加深理解暖云底对流云降水形成的微物理机制,调查对这类对流云实施碘化银催化所能产生的微物理和动力效应,本文使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包含6种水成物:云滴、雨滴、冰晶、雪花、霰和冰雹),对2004年7月8日发生在我国江淮地区的一例对流云进行模拟,并开展碘化银催化试验。结果表明:(1)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实测风暴的回波结构。(2)云雨自动转化和霰粒子融化是两个最重要的成雨机制,产生的雨滴占雨滴总数量(质量)的67%(19%)和18%(57%)。(3)对流发展初期在主上升气流区进行的催化试验表明,对本例对流云播撒碘化银能够同时获得增雨和减雹的正效果。(4)催化增加的霰粒子通过竞争机制抑制了前期冰雹的形成,但增强了向雨滴的转化(通过融化机制);催化也促进了二次对流的发展,增加了入云的水汽通量和云水含量,加强了后期的云雨自动转化及碰并增长,导致后期的雨和冰雹增加,并使地面降水分布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对暖底对流云进行碘化银催化能够产生微物理和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782.
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利用贵阳市气象台2005和2006年5-9月的地面、高空观测和雷达资料等,分析了41次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降水过程.研究发现如果分散的多单体对流云若距离较近,则很可能出现大范围地跨接、合并,则有可能形成范围宽广的片状或带状云系,即积层混合云系.云系形成以后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前方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合并,从而云系前缘强度增强,云系不断维持.整个系统的生命期往往较分散云团更长,并有可能会形成间歇性或连续性降水.本文分析了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一些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783.
A method which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to connect the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with that of the young stellar population of the Galaxy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784.
In der Arbeit wird gezeigt, daß zwischen den Extinktionskurven heller, relativ gering entfernter Sterne große Unterschiede bestehen, die mögficherweise dadurch verursacht werden, daß nur eine interstellare Wolke mit spezifischen Eigenschaften die Extinction verursacht. Die Unterschiede betreffen sowohl den Verlauf der Extinktionskurve als auch den R-Wen. Die Unterschiede in den Extinktionskurven sind korreliert mit den Inten-sitatsverhaltnissen der diffusen interstellaren Banden bei 578 nm und 579,7 nm. Es wird geschlußfolgert, daß sich die physikalischen Eigenschaften einzelner interstellarer Wolken stark voneinander unterscheiden und die aus den Spektren stark verfärbter Sterne gewonnenen Extinktionskurven nur einen schlecht spezifizierbaren Mittelwert der Verhältnisse in den Einzelwolken darstellen. Die abgeleiteten individuellen Extinktionskurven sollten mit theoretischen oder aus Laborexperimenten abgeleiteten Kurven verglichen werden.  相似文献   
78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