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9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利用Google Map API技术对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二次开发,结合API接口函数库的强大功能,迅速地建立一个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因站点的空间布点密集而导致的信息显示重叠问题,实现站点数据的查询显示、入库监控的基本功能,并探讨功能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52.
厦门市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在信息传输环节,厦门市自动气象站采集的信息传输更适合采用无线方式完成数据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多点对单点主从式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传输系统。系统中各自动气象站点的数据采集器完成气象要素信息采集,各站点的GPRS通信模块在GPRS网络中通过DDN专线与租用静态IP地址的移动中心服务器构成数据通信传输网络,中心服务器与厦门市气象台网络信息中心通过TCP/IP协议实现实时通信,气象观测终端软件完成数据的存储及加工。截止到2010年9月初,系统已稳定运行8个月。该系统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成本低、建设快,适用于各类气象自动站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了气象信息发布效率。  相似文献   
53.
王海宾  邵玲玲 《气象科技》2012,40(6):933-937
在气象部门自动站资料存储实现中,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 SERVER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不过目前存储的自动站数量都较少,数据库性能容易保持.在区域级或者省级气象业务中,自动站的数据量非常大,且数据量不断快速增长,需要对自动站数据的存储进行重点设计.2009年,为服务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设计实现了基于ORACLE 10 G的长三角自动站数据库系统,系统实时处理长三角地区的自动站资料并入库,极大地扩展了资料的共享度.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事件驱动入库处理、自动站核心大表设计、索引实现,以及SQL语句的查询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54.
大型自动气象监测网及数据采集中心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光胜  敖振浪  李源鸿  蔡耿华 《气象》2010,36(3):128-135
通过分析我国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通用分组数据业务、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大规模自动气象站资料快速传输和并发处理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通信模式、网络构架、传输协议、工作流程、软件设计、技术特点。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规模大、无人值守、数据实时采集、数据突发传输的不同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s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Korean Peninsula using extensive AWS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observation network data for the summertime from May to September. Additionally TRMM/PR precipitation data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peninsula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ertical structure. Fo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the e-folding threshold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cut off the correlation in terms of distance in km and time in hours. From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WS precipitation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e-folding distance and e-folding time i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50 km–110 km and 1 h–2 h. The shortest distance and time in e-folding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in July and August. Precipitation structures in May and September tended to be isotropic, a cell-type structure, and those of July and August had an apparent band type, from the southwest to northeast. In the case of the vertical feature of precipitation, the correlation with height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ly efficient height was within 5 km as convective rain cells with a monthly difference of 1.2 km. In this study, the coastal effect tended to slightly increase threshold values.  相似文献   
56.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突发气象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是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的需要。设计满足应急气象环境监测服务需求的移动式自动气象站,采集地面实时气象要素,可以为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其它环境灾害提供气象决策服务。该文介绍国外移动综合探测系统的发展概况和国内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的现状,并提出满足应急气象环境观测服务需要的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和设计原则。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在应急气象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气象、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自动气象站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礼生  宋远清  朱小萍 《气象》2003,29(2):12-16
为加强对广东省中尺度天气现象的监测,广东省建立了中尺度监测预警系统并将建立600多个自动气象站。如何提高其业务组织水平,充分发挥其效益,关键是建设、应用好数据库。基本思路是:基于中国气象局“9210工程”数据库,扩展广东省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库,解决数据库系统间的关系问题,建立一批气象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58.
通过统计新型自动气象站相关设备监测点运行状态信息及同时段地温、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6要素数据质量的正常或异常频率,对观测要素数据与设备状态信息做了相关性分析,并针对各要素统计了相关状态监测点的命中率、误警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通信状态、设备自检状态及传感器3个监测点运行正常时与观测数据间的一致性较好,正常命中率高于96%,而采集器、通信接口、计数器、AD、主板温度等部件状态异常时与观测数据间一致性较差,异常命中率低于3%。利用国内新型自动站运行状态文件来辅助判断相关观测要素质量,虽然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需改进方向,但有利于改进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59.
邵长亮  闵锦忠 《气象学报》2019,77(2):233-242
为了更加有效地同化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针对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存在的高度差异对同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同化系统的位温和露点观测误差中分别引入位温和露点地形代表性误差,在WRF模式中应用集合均方根滤波方法(EnSRF)同化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并对2016年一次京津冀暴雨个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化地面资料后,同化阶段的均方根误差、预报阶段的降水TS评分和前13个时次各要素预报均有整体改进。在观测误差中引入地形代表性误差与引入前相比,风场均方根误差得到整体改进;位温和露点的均方根误差在前期表现并不稳定,在后期有所改进;预报阶段前24 h累计降水与后24 h累计降水TS评分在整体上均有所提高。新方案能够减少高度差异对同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自然环境校准自动气象站地温传感器超差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淇 《气象》2005,31(11):52-54
利用2004年山东省自动气象站地温传感器校准资料,分析了校准结果超出计量性能要求的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校准超差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环境温度过高引起温度校准设备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间接原因是标准温度传感器与被校准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槽内不恰当的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