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介绍了ADTD探测仪的原理和构成,详细分析了四川省雷电探测网的探测效率,并根据雷电探测网的探测效率分析结果,得出四川省雷电探测网的下一步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气象局ADTD闪电定位网2012—2016年京津冀地区13个闪电定位仪探测到的134余万次地闪资料,对北京站闪电定位仪的探测效率和全网在北京地区的闪电定位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站闪电定位仪探测效率随着探测距离和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有效探测范围为260km;北京站闪电定位仪在20km内探测效率仅为19.5%,随着距离的增加,探测效率逐渐增高,在60~80km范围内探测效率达到最大值86.9%,在80km以外探测效率逐渐减小,在100km范围内,北京站闪电定位仪在东北偏北的方向上定位效率较低,仅为24.3%,可能与正交磁天线本身缺陷因素影响有关。整个探测网络在北京地区自评估的探测效率为85%~95%,全网对弱电流回击的定位能力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宇  王蕾  杨超  张莹 《气象科学》2017,37(6):832-838
本文利用辽宁省大连市2007年1月—2011年12月连续5 a的闪电监测数据,分析了大连地区闪电频数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雷电频次和强度构建雷电危险度综合指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地区闪电高发期集中在6—8月,该段时间内闪电数超过全年闪电总数的80%;6、7月雷电明显集中于午后和夜间,而从8月开始雷电发生时间向凌晨时段集中,午后明显减少,夜间闪电次数略高于白天。大连地区大部分区域的平均雷击密度值低于10次·km-2,两个极大值中心位于长海县和普兰店市;大连地区大部分区域的平均雷击强度值介于5~30 k A之间,平均雷击强度的极大值中心位于主城区、金州区、瓦房店市西部及庄河市东部,最大可达98 k A。本文依据模糊函数法综合闪电频次与雷击电流,构造雷电危险度综合指数预测模型,并以2011年4月14日雷击灾害为例,预报雷电危险度等级为4级。该模型可对大连地区的雷电危险度等级进行预测并发布预警,更加直观、方便、高效地为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