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ree-ring crossdates from glacially killed logs show that Tebenkof Glacier advanced into a forefield forest in the AD 710s and 720s. Recession from this First Millennium AD (FMA) advance occurred before the 950s, after which the ice margin readvanced in the 1280s to 1320s at the start of the Little Ice Age (LIA). A more extensive LIA advance was underway from the 1640s to 1670s, and the terminus stayed at or near its LIA maximum until the 1890s. These are the first absolute tree-ring crossdates for a FMA glacier advance in North America and support growing evidence from northwester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for a significant cool interval in the centuries around AD 500.  相似文献   
42.
The paper reassesses the role of climate as a factor shaping changes in settlement and landscape in the Swedish Iron Age (500 BC–AD 1050). Two reasons motivate this re-evaluation. First, high-resolution data based on climate proxies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s are now increasingly available. Second, the climate-related social sciences have yielded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regarding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present and recent past, creating new ways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vs. societal factors on societies in the more distant past. Rec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evaluated and the explicitly climate deterministic standpoint of many recent natural science texts is criticized. Learning from recent approach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climate relationships in the pas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we are not yet in a position to fully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new evidence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 in 850 BC,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ron Age. Regarding the crisis in the mid-first millennium AD, however, new climate data indicate that a dust veil in AD 536–537 might have aggrava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etal crisis known from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43.
44.
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广大,毛乌素沙地已有风成沙丘,植被不丰,干燥气候条件下多个季节仍有雨雪冷湿天气,高原上呈现沙草并存的荒漠-荒漠草原景观,居住其上的人民在套上黄河支流发育地段务农,牧民和载畜量由北向南增多,东南缘边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45.
洪涝灾害历来是影响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观测资料,从天气过程、水文过程、受灾情况等方面对1917年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自然过程作了详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1) 1917年洪涝灾害呈现由台风袭扰→集中降水→山洪暴发/河流决口→积水/淹没→受灾的成灾过程。 (2) 7月份2次台风带来大范围暴雨,集中性降水出现于7月20—28日,沿燕山、太行山分布,而9月份2次台风带来的暴雨则使灾情更加严重。 (3) 1917年海河流域各河于7月中旬开始涨溢、决口,9月中旬上游降雨结束后,中下游水位趋于稳定并下降,10月份以后洪水才迟缓退去,而洪水泛滥引发的涝灾影响一直延续到1918年。 (4) 1917年洪涝灾害在海河南系和北系都有发生,南系尤为严重,共造成156个县受灾。受灾田亩级数在5级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海河干流沿线、南运河沿线以及河北省文安县等低洼地区。  相似文献   
46.
公元842年甘肃碌曲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在中国西北的汉藏交界地区(现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造成"地震裂,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的严重震害。经过对这次地震史料的系统梳理、考证和综合分析,认为其极震区大致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卓尼和迭部三县交界的光盖山—迭山山区,发震时间很可能为唐会昌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843年1月31日或27日),震级可达7~71/2级,震中烈度达Ⅸ~Ⅹ度。在这次地震破坏区附近发育了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和迭部-白龙江断裂等3条以挤压逆冲为主兼具左旋走滑特征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根据近年来对上述断裂的最新考察结果和对该区现今小震活动的对比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应与其中的光盖山-迭山断裂西段的最新构造活动有关,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为中国大陆近10多年来7级以上大震主体活动区——巴颜喀拉块体北部边界断裂(东昆仑断裂)东段的重要分支断裂,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47.
介绍一种简洁经济的可存储式叶绿素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W ETLABS公司的W etstar叶绿素荧光计作为检测传感器,使用16位Σ-ΔA/D转换器AD 7705进行A/D转换,并由单片机AT 89C 51控制采集及存储数据。用户利用VB操作平台,通过串口实现对该系统的操作配置和数据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叶绿素监测系统精确可靠,成本低廉,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48.
河套断陷带主要活动断裂最新地表破裂事件与历史大地震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于历史记录的公元849年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尚存在一定争议,公元前7年大地震是否发生在河套断陷带,也没有得到确认。通过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结合14C和单颗粒OSL测年,利用构造地貌分析及古地震手段,对大青山山前断裂、乌拉山山前断裂及狼山山前断裂的最新破裂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了尽可能降低古地震定年的不确定性,采取了序列采样、重点层位多采样等措施。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认为,大青山山前断裂应为公元849年大地震的发震构造,而狼山山前断裂最近1次地震破裂事件可能与公元前7年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49.
基于DDS技术的噪声分析及抑噪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数字合成(DDS)是一种重要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频率变换快等优点,在雷达、海洋ADCP及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对DDS技术所含有的噪声进行了剖析,并得出结论,在量化字长一定的情况下,产生波形的频率误差与参考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参考频率越高,波形质量越好,并且当信号的当参考时钟频率与所发射波形频率之比小于10:1时,波形会产生明显的失真;针对DDs技术的噪声,结合具体的数字合成芯片AD9854,提出了一种设计Butterworth滤波器去噪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0.
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历史强震的发震构造及震害,是修订历史强震震源参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1718年通渭M 7.5地震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学“将今论古”原理,基于历史文献分析、遥感解译、野外验证等方法获得通渭地震滑坡数据库.研究发现,(1)总解译滑坡数量5019处,总面积635 km^2,滑坡密集沿通渭断裂分布,与X度等震线吻合,但范围均向西、向北各扩展约20 km;(2)与2008年汶川M8地震滑坡相比,面积<10^3 m^2的滑坡大量缺失,面积10^3~10^4 m^2的滑坡部分缺失,面积>10^4 m^2的滑坡数量相当;(3)尽管通渭地震滑坡数据库并不完整,但是能够反映极震区中大型滑坡的总体特征,可据此确定极震区范围;(4)通渭地震极震区至少有27处以“泄山”等记录地震滑坡的地名,这些受滑坡影响的居民点集中在通渭断裂两侧,占比超过50%,是致7万人死亡的重要致灾因素.研究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确认密集的中大型滑坡体可能由单次历史强震触发,且排除其他远场强震影响之后,可以利用现今多时相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获得“相对完整”的历史地震滑坡数据库,为历史强震震源参数的修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