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35篇 |
免费 | 5816篇 |
国内免费 | 32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38篇 |
大气科学 | 3578篇 |
地球物理 | 5310篇 |
地质学 | 7879篇 |
海洋学 | 2483篇 |
天文学 | 1116篇 |
综合类 | 1313篇 |
自然地理 | 15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535篇 |
2023年 | 466篇 |
2022年 | 737篇 |
2021年 | 841篇 |
2020年 | 892篇 |
2019年 | 982篇 |
2018年 | 736篇 |
2017年 | 941篇 |
2016年 | 922篇 |
2015年 | 965篇 |
2014年 | 1160篇 |
2013年 | 1270篇 |
2012年 | 1267篇 |
2011年 | 1242篇 |
2010年 | 961篇 |
2009年 | 1200篇 |
2008年 | 1122篇 |
2007年 | 1248篇 |
2006年 | 1187篇 |
2005年 | 998篇 |
2004年 | 891篇 |
2003年 | 746篇 |
2002年 | 738篇 |
2001年 | 573篇 |
2000年 | 588篇 |
1999年 | 517篇 |
1998年 | 474篇 |
1997年 | 415篇 |
1996年 | 397篇 |
1995年 | 311篇 |
1994年 | 304篇 |
1993年 | 282篇 |
1992年 | 211篇 |
1991年 | 145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9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了近场每次较大地震发生前,均能观测到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信息。在观测不到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时,近场近期一般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基础上,本文对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例,利用所观测到的在气电场异常资料及1985年后该地区所发生的8次Ml≥4地震资料,较深入地探讨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1)异常多发生在距震中不太范围内,且随着震级的增大异常区的范围也增大。(2)较大地 相似文献
72.
地下岩溶的发育影响着地面基础工程的安全使用,所以,我们要对岩溶地区发育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地区地面建筑的安全。溶洞的空间赋存状态一般是不规则的三维地质体,它的发育与地下水系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紧密联系,造成溶洞的洞室可能含有高阻或低阻填充物,导致溶洞与围岩之间存在物性差异。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是利用物... 相似文献
73.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对深地震测深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以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正反演方法为主,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则以改进的克里金插值方法为主;深地震测深可用于揭示孕震构造环境,但对区域地壳结构与地震发生规律和活动性的总结较少;在地震测深成果方面,包括地壳结构类型和地壳厚度等,与地热、金属以及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能够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成果库和数据产品;海洋深部探测是目前深地震测深方法应用的热点,应当加强海陆联合地震观测,充分发挥两种观测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全国主要大中型金铜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Visual dBase5.5和Visual Basic语言完成了全国主要大中型金铜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CRGD1.0)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并将所收集到的约30个大中型金,铜,多金属矿田/床的基础地质资料,区域地球化学资料装入库中,形成了全国主要大中型金铜矿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同时还开发,设计了数据录入,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输出,格式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75.
中低温地下热水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其成因及赋存规律的研究,是合理勘探、开发的基础。本文从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根据地热传导原理,研究了传导型热储的发育条件,划分了主要热储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井(孔)中热场及井液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井液温度分布曲线及井液温度变化与地层的对应关系。该成果对勘探开发地下热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线束型三维观测系统横向覆盖次数的一种简易确定方法,详细论述了非纵误差的实质及纵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根据目前煤田三维数据采集现状,提出了宽方位角的设想,以便克服以往三维观测系统中方位角分布不均的弊端。 相似文献
77.
逆断层地震近场地震动影响场和地表形变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个MW7.0级地震的简单的逆断层有限移动源破裂模型,计算了断层周围64个观测点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及峰值,简单讨论了近场地震动峰值、断层附近地表永久位移(或地表形变)的分布特点,并讨论了永久位移和地面运动速度大脉冲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断层附近三分量的永久位移(或地表形变)大小、方向和地震动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78.
用地震活动性参数(地震频度N,地震能量E和地震b值)的二维空间等值线计算机扫描技术,系统地追踪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三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动态演化情况。结果表明,菏泽5.9级地震前1-4年,河北平原断陷南部地区特别是其东界聊考断裂带地震活动异常增强,地震频度增高,地震能量释放加速而地震b值降低;地震活动增强区的长度约200余公里,未来主震发生于地震活动增强区的边缘;震后约一年左右震中周 相似文献
79.
目前,充分利用国产卫星影像,逐步减少使用国外遥感影像,是我国现代测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基于资源三号国产卫星影像,利用已有的控制点资料,分别基于有控、无控的条件下生成DEM,分析其精度;并在研究区北部边缘选取部分控制点,通过区域网平差,对控制区域进行外推,生成DEM;再利用其余的控制点作为检查点对DEM精度进行检测,分析DEM在外推约100 km范围内的精度能够满足怎样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0.
针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选取3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参考框架以及考虑不同相似转换参数对测站速度场、年周期项及残差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陆这样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观测的GPS网,采用全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更加稳定,对转换参数选择不太敏感;但采用区域框架,特别是接近研究区域的小区域框架能够反映出更显著的区域形变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其动力学机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