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5篇
  免费   2089篇
  国内免费   2625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2647篇
地球物理   1617篇
地质学   5959篇
海洋学   1090篇
天文学   207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138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62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地震和地质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2,14(3):275-278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如何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是编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来勾划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的范围和方向,以及确定本底地震和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相似文献   
992.
大兴安岭火区上空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广河 《气象》1992,18(2):17-21
1987年5月24日云物理专业考查飞机对大兴安岭火区上空的云进行了水平观测。对此次观测结果的分析与研究表明:(1)来自空间状及空间技状区域的冰粒子(25—800μm)及降水粒子(200—6400μm)平均浓度较高;而来自枝状及枝星状区域的冰和降水粒子其平均浓度较低。(2)依据不同降水粒子形态所计算出的降雪强度以空间枝状为最大。  相似文献   
993.
一次飑线转向和强度演变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栋  何齐强 《气象》1992,18(9):35-39
利用单站雷达回波资料,揭露出飑线的走向和强度演变的客观事实和详细过程,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和当地的地形条件,对其演变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对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预报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995.
暴雨回波跟踪及临近预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6.
997.
毕谦  李鹏程 《地震研究》1992,15(3):314-317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技术模拟研究了强震发生时,强余震波在断层区内的传播、对江川县城区等关注位置的影响,以及断层对地震波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实用有效,结果直观,对地震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一个中纬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层状降水区的微物理结构,结合雷达、卫星和其他飞机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C层状区内某些部位盛行冰晶聚合体,它们分布在相当厚的过冷气层内(0.5—-14℃或更冷).冰晶聚并过程足层状区内降水质点增长的主要机制.它起源于较高较冷的气层,在冰晶聚合体下降途中聚并效率渐趋增强,在0℃层附近形成一大的冰晶聚合带. 层状区中云滴液态含水量一般低于0.3g·m~(-3).0℃层以下降水质点数浓度较低,平均为0.8L~(-1)(2D-P资料)和2.3L~(-1)(2D-C资料),相应的平均体积中值直径分别为1.0和0.6mm.在0—-10c气层内,冰质点平均数浓度为27L~(-1)(2D-P资料)和133L~(-1)(2D-C),远人于0℃层以下的雨滴数浓度,相应的平均体积中值直径为0.8和0.4mm.冰质点数浓度随高度向上增加,在飞机垂直探测的顶部(6600m高度)观测到最大数浓度52L~(-1)(2D-P资料)和289L~(-1)(2D-C资料).冰质点大小则相反,是随高度下降而增大的.在0℃层附近冰晶聚合体较大较多,冰质点中15%以上是聚合体,2D-P探头观测的冰质点平均体积中值直径达1.8mm. 滴谱分析表明,负指数律分布能较好地拟合所有观测的降水质点大小谱分布.对水滴,斜率参数λ平均为17(±3.6)cm~(-1),相对变差不超过20%,在云模式研究中可以近似地假定λ是常数.然而,对冰质点样本,λ值可相差3倍以上,小能当作常数处理.至于截距参数N_0,不论是水滴还是冰晶样本,都是变量,其值可有2—3个数量级之差.但是,N_0与λ之间数值上相关很好,据此可以将降水质点谱简化为单参数分布.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判定浙江省及其邻区的5.0级和5.5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并研究了它们的发震背景特征,同时与强震区的地震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地区的发震背景在地质构造和深部构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还指出了未来有可能发生5.0级地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川西地区近期大地垂直形变场演化与地壳运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