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燕 《地球》2012,(1):167-168
据说当年哥伦布因为发现新大陆而成为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国王还授予他海军上将之衔。但是有些贵族认为他的发现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对他大加讥讽。作为反击,哥伦布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谁能把鸡蛋竖起来?结果贵族们一个个傻了眼。但见哥伦布气定神闲,  相似文献   
82.
对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雨季和干季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并对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与木质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了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树干表层木质残体雨季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树干内层和洞内的(p<0.05),干季三个部位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存在季节差异,在树干表层和洞内雨季的含水量和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干季的(p<0.05),而在树干内层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部位木质残体密度与呼吸速率在雨季显著负相关(p<0.01),三个部位的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在雨季和干季都显著正相关(p<0.01);木质残体的温度系数(Q10)大小顺序为:洞内(2.08)>树干表层(2.01)>树干内层(1.73),树洞内部木质残体对温度响应最敏感.哀牢山地区干季空心树木质残体较低的含水量和全年温凉的气候条件可能成为该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分解重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3.
在Sloan数字巡天计划第四批释放的数据中选择了40599个面向的盘状星系,统计研究它们的大小分布.结果表明,面向盘状星系的大小分布在绝对星等区间内,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星系的大小与绝对星等紧密相关,即星系越亮,其尺度越大.与文[1]的结果相比, 在相同的绝对星等区间,我们得到的r波段半光度半径要稍高于他们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样本只包括了面向晚型星系,而他们的样本则包括了所有空间取向的晚型星系.  相似文献   
84.
初生的地球     
王雯 《地球》2009,(1):13-13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地球诞生的方式有过种种猜测和推测。中国古代就有著名的盘古开天辟地之神话:在还没有天和地以前,宇宙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像一个大鸡蛋。在这“鸡蛋”里有个叫盘古的人,他沉睡着,一天天地成长着。有一天,他醒来了,睁开眼一看,什么东西也看不见,就顺手抓起一把大板斧。用力劈去,只听到一声巨响,这个“鸡蛋”壳裂开了。这时,一些轻而清的东西慢慢散开上升。  相似文献   
85.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爆炸式喷发活动是对周围人口稠密地区的一个严重威胁,因此在短时间内认识喷发类型(从爆炸式到熔岩盾形成)指标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我们给出来自波波卡特佩特火山5次主要普林尼武喷发(大约23~1.2ka)、2001年部分熔岩盾坍塌时的小喷发和1997年4次喷发(5月11日、6月14日、15日和30日)产生的原生碎屑中气孔大小分布(VSD)和基质玻璃成分分析的结果。对基质玻璃主元素的分析(WDS—EPMA)可以估计出喷发的岩浆进入不平衡(晶体和岩浆之间)的深度,通过利用Blundy和Cashman(2001)的石英一钠长石一正长石三元系计算平衡压力来获得。利用CSD软件通过气孔大小分布分析定量解释原生碎屑(浮岩或火山渣)结构来建立岩浆上升时的物理变化和喷发条件之间的关系。原生碎屑内气泡化的程度和类型也与喷发的类型和持续时间有关,特别是可用来识别气孔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代表了从爆炸式到熔岩盾喷发的转变(Manganand Sisson,2000;Adamsetal,2006)。本次研究给出了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比早期认为的更为复杂的岩浆存储历史,这对该火山目前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富营养化、渔业活动增强等多重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对湖泊的有效治理与生态修复急需对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模式进行系统了解.现有研究表明在系统生产力和捕食压力的不同配置下,湖泊系统主要组成(如浮游动物)的响应特征可能出现差异且捕食压力可能随营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下的生态响应.本研究以目前分别处于重富营养和中-贫营养水平的滇池和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沉积物记录进行多指标分析,探讨受外来鱼类影响下两个大型湖泊浮游动物长期响应模式的异同.通过象鼻溞生物量与个体大小等指标,重建了近百年来滇池与抚仙湖典型浮游动物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色素生产量)的增加,2个湖泊中象鼻溞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物种相对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如Bosmina longispina被B.longirostris取代),指示湖泊上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控制作用.同时象鼻溞的生物量、壳长与触角长度的变化在1960s与1980s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同期外来鱼类(如银鱼)引入与渔业产量增加的时间一致.进一步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与方差分解方法来定量评价上行与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变化的驱动强度,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沉积物色素)和捕食作用(象鼻溞壳长)对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驱动强度比较相似(分别解释了生物量变化的77.25%和83.59%),然而在滇池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独立影响比在贫营养的抚仙湖中更强(分别为15.46%和10.39%),上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影响在抚仙湖要明显强于滇池(分别为69.74%和19.67%),而在滇池上行与下行效应的相互作用强度明显强于抚仙湖(分别为42.12%和3.46%).结果表明随着湖泊营养水平的升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2个湖泊中均显著增加,而外来鱼类(如太湖新银鱼)的引入和经济鱼类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造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降低和个体减小.但在快速富营养化的滇池,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随营养水平的变化出现较强的依赖性,而在总体处于中-贫营养水平的抚仙湖中此相互作用较弱.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大型湖泊中,营养水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导致鱼类捕食压力的差异性变化,指示了对鱼类捕食压力的评价和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特征分析需要考虑湖泊的营养水平与富营养化过程的差异.总之,富营养化和外来鱼类的引入导致了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快速响应与结构变化,因此对高原湖泊的生态修复需要考虑湖泊营养水平对生态系统结构与食物链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The Neoproterozoic and Lower Paleozoic along the profile of Yuanguping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China underwent anchimetamorphism. The illite crystallinity (IC) of the <2 μm fractions ranges from 0.23-0.34°△2θfor the Neoproterozoic to 0.23-0.35°△A2θ for the Lower Paleozoic (calibrated with the Kisch IC set, Kisch, 1991).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etamorphic grade of the Neoproterozoic and Lower Paleozoic is the anchizone. The peak metamorphic temperature is estimated to be 290-210℃. This result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greenschist or subgreenschist facies of the Banxi Group, nor with the lower-greenschist facies or sedimentary cover of the Sinian to Lower Paleozoic, as most previous researchers thought. The illite (K-mica) b0 values range from 0.9074 to 0.8963 (nm) for the Neoproterozoic and the Lower Paleozoic. Based on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s of the illite (K-mica) b0, the peak metamorphic pressure of the Banxi Group was derived to be of a type tha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 Ne  相似文献   
88.
甘孜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干扰识别和短临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整理了甘孜地震台自有水氡观测以来的数据,分析了观测数据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并研究了在该台2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300 km内的6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974年以来甘孜水氡多次出现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具有破年变、相关关系改变等特点,水氡异常的产生与水温、流量因素有关,更与岩石应力-应变、地壳构造活动等有关.短临异常出现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个月内,异常形态以突升、突降为主,异常变化的幅度在10%以上,异常幅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的大小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准噶尔无叶豆地理种群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无叶豆种子具有明显的地理种群大小变异的现象。对大、小种子在3种光照(持续光照,12/12小时光照/黑暗,全黑暗)、5个温度梯度(10℃,15℃,20℃,25℃,30℃)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小种子萌发的适宜光照条件均为12/12小时光照/黑暗,在持续黑暗与持续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最适温度范围是20~25℃,大种子在20℃、25℃下的萌发率(>85%),萌发指数均显著高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小种子的萌发率(<35%)和萌发指数。大种子存在种皮硬实所导致的物理性被迫休眠,而小种子除物理性休眠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深度生理休眠。准噶尔无叶豆自然状态下萌发率极低(≤3%),经综合分析,认为种子硬实和深度生理休眠可能是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的困难主要因素,而土壤的光照、温度及湿度不存在明显的对种子萌发的限制。  相似文献   
90.
邵尤彬  刘波  刘华 《测绘》2021,(5):217-222
针对三维激光点云分类中点特征提取邻域大小选择困难问题,本文基于自适应最优邻域尺寸选择实现三维激光点云精细分类.首先使用局部邻域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得到的线性特征、平面性特征和散射性特征构造局部邻域熵函数,通过局部邻域熵函数取最小值时的最佳邻域尺寸计算点云特征描述参数;基于特征描述参数提取点云特征;最后根据递归特征消除法(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