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3篇
  免费   3844篇
  国内免费   2707篇
测绘学   1072篇
大气科学   4831篇
地球物理   1444篇
地质学   5786篇
海洋学   1523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923篇
自然地理   1421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8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892.
曹文俊  朱汶 《气象科学》1990,10(4):365-37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SCIM模式,GDM模式以及GCDM模式,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各种稳定度条件下SO_2瞬时浓度,并与SO_2的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CDM模式的计算误差最小,并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93.
海水养殖水温对冷空气的响应及水温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冷空气对海水养殖水温的影响及水温预测预报,可为水产养殖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东沙海水养殖场为试验基地,对2010~2011年整个冬季冷空气活动期间水温气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强度、伴随不同天气现象的冷空气影响下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冬季共有9次冷空气影响,水温变化趋势与气温相似,但变幅小于气温,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冷空气对水温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与冷空气强度、伴随的天气现象及水的深度有关,冷空气越强,水温下降幅度就越大;不同天气条件对水温的影响不一样,晴天时水温下降较小,阴天水温降幅增大,寒潮影响时水温大幅度下降,冷空气影响结束后1~2 d,水温降到最低值;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冬季养殖塘水下0.5 m和1 m的水温预报模式,经独立样本检验,准确率高,可以应用于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894.
王国民  王诗文 《气象科学》1994,14(4):322-335
本文作了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显式和省时显式时间积分方案的对比试验。对于冬季和夏季两个个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省时显式方案能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持几乎和显式方案同样的预报结果。此外还讨论了省时显式方案中的侧边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5.
何宏让  陈家华 《气象科学》1996,16(3):215-224
本文对已有的二维时变的深对流型模式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尤其对于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原有的对暖云、雹云和雪云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依据建立的模式,就低空风切变对对流的影响,尤其对云和降水形成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为此我们设计了五种速垂直分布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空风切变对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云和水的形成过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96.
《上海国土资源》2008,(3):F0002-F0002
2008年8月21日,上海地质工作报告会在地质大厦举行,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陈华文副局长作了“关于上海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路”主旨报告。全面总结了上海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地质工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的思路和探索。  相似文献   
897.
本文从钢城攀枝花市与成都理工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入手,阐述了具有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的我院与拓切需要人才和科技力量和攀市联姻具有坚实基础和广阔远景,并对合作办学协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诸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98.
899.
通过岩心观察结果,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歧深地区沙三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以单井沉积研究为基础,参考地震相与属性分析,同时结合砾岩厚度图、含砂率图及累计砂厚度图,编制了沙三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图,再现了歧深地区沙三段各层段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得出:歧深地区主要物源来自南部周清庄、西北部沈清庄及北部小站-葛沽;从盆缘至凹陷中心,研究区沙三段沉积体系分布属传统断陷湖盆充填模式,但以发育大规模远岸水下扇沉积为典型特征;歧深地区不同类型的构造古地貌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而断层转换带则影响着沉积砂体的再分配。远岸水下扇的浊流水道为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次之,而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及水下河道砂体再次。  相似文献   
900.
《岩土力学》2017,(Z1):313-322
基坑多级支护结构随着两级支护间距离B的增加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破坏模式,即整体式、关联式和分离式。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法对多级支护达到分离式破坏模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强度及第一级支护结构长度L_1和第二级支护结构长度L_2三个主要参数对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B_(分离)的影响,为了反映土体强度的影响,引入了"独立安全系数比R_(fos)"(即两级间距离无限远时各自安全系数的比值)。计算结果表明,B_(分离)随着R_(fos)的增加而减小,当R_(fos)较小时多级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只存在整体式和分离式,B_(分离)可以根据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简化算法求得,当R_(fos)超过一定数值B_(分离)达到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与两级支护中稳定安全系数较低一级的破坏面宽度一致;B_(分离)随着L1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B_(分离)随L_2的变化分为两部分,当R_(fos)较小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增加,当R_(fos)较大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