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1篇 |
免费 | 968篇 |
国内免费 | 17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篇 |
大气科学 | 6878篇 |
地球物理 | 184篇 |
地质学 | 556篇 |
海洋学 | 282篇 |
天文学 | 66篇 |
综合类 | 180篇 |
自然地理 | 3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239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240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319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42篇 |
2011年 | 379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427篇 |
2005年 | 429篇 |
2004年 | 420篇 |
2003年 | 420篇 |
2002年 | 365篇 |
2001年 | 315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44篇 |
1995年 | 134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1年 | 4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4篇 |
193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7篇 |
193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天气气候与健康——兼论中国气候与中医养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人的健康和疾病深受气象条件影响,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和冷干夏湿,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诞生了中国的特殊医学-中医,中医是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并大大丰富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2.
通过对1997-199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11次雷暴天气的分析表明,雷暴天气发生于850hPa上反气旋环流的东南边缘的高能量区,雷暴云图由孤立的对流云图和锋面及涡旋云系中的对流云图发展而成,其形状不规则,生命史4-8h,当雷暴云图成熟时产生雷暴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73.
对珠海市1962~2006年高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高温日天气过程进行普查,发现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是导致珠海市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发现导致高温天气的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热带气旋型在三种类型中占比较大的比例,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型会导致珠海出现极端高温。 相似文献
17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逐6 h和逐日再分析资料、FY 2G卫星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层结特征方面对2020年11月18—19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罕见的特大暴雪伴冻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此次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环流背景,500 hPa西风槽和南支槽、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及切变线、850 hPa以下东北急流、地面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具有回流暴雪的天气特征;②低空偏南和偏东急流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强烈辐合为极端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850 hPa和700 hPa比湿最大分别为5 g〖DK〗·kg-1 和4 g〖DK〗·kg-1;③低空偏南急流代表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剧烈交汇,暖湿空气在低层“冷垫”上爬升,加剧上升运动的发展,导致该区域降雪迅速加强;④非绝热加热项〖WTBX〗F〖WTBZ〗3对锋面生消作用最小,水平运动项〖WTBX〗F〖WTBZ〗1是锋生函数变化的主要贡献项,锋生函数〖WTBX〗F〖WTBZ〗变化与降水强度变化一致,在〖WTBX〗F〖WTBZ〗>10的较强锋生区都出现暴雪,因此锋面的强迫抬升对暴雪的增幅作用不容忽视;⑤锋区的维持使得低层维持低温天气,锋上逆温,暖湿空气沿锋面抬升,900 hPa 以下“冷垫”与之上的“暖盖”长时间存在,导致暴雪发生并持续;⑥锋上逆温且逆温区存在融化层,这种垂直结构变化有利于降水相态转化,高层和低层为低于0 ℃的冷层,中间形成温度高于0 ℃的暖层,符合融化类冻雨的层结特征。 相似文献
175.
“4·4”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四川盆地春末夏初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我们预报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四川盆地区内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产生的必然性,为我们今后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6.
2009年最后一月的夜空,并没有因为严冬的到来而显得冷清。精彩天象将接踵而来,相信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天文爱好者的热情。当然,光有热情还不够,防寒的措施一定要做好。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意味着北半球到了黑夜最长的时段。在这里我也希望大家合理安排观测时间,注意休息,切勿过于疲劳。 相似文献
177.
178.
利用2000-2001年6-9月份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郑州市降水实况资料及同期天气图,对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郑州市汛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FSFE02,FSFE03作郑州市24h汛期降水预报效果最好的是晴雨预报;各月预报能力有差异;空报率高于漏报率。在500hPa为偏南气流的条件下,该数值产品的预报效率较高;对于两层均为偏北气流及高层低槽中空西北气流的天气系统配置预报效率也较高;若中高层均为低槽,则预报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9.
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利用布设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塔中和盆地西南边缘和田气象站的2部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于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期间的探测结果,结合地面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南疆盆地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判断沙尘天气强度的标准。结果表明:塔中、和田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多呈现减小趋势,塔中个别季节有些例外;2站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基本保持对称的抛物线形,在春、夏季尤为明显;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的拟合曲线显示β随能见度增大而减小,波长指数α随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说明弱沙尘天气下,大气中主要弥漫着小粒径的气溶胶颗粒,而强沙尘天气则以大粒径为主;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晴空、浮尘、扬沙、沙尘暴依次增加;沙尘天气发生时,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临界值基本为晴空值的两倍,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1.1206,北京≥0.3174。而发生沙尘暴的阈值则有很大不同,沙漠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至少 > 3.0,北京由于大气污染等因素,其判断沙尘暴发生的阈值为1.9982。另外笔者认为AOD与水平能见度之比值能够较全面地考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要素变化,衡量沙尘天气强度更具有合理意义,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