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478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方法制约,青藏高原岩溶发育演化和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青藏高原碳酸盐岩区的经济发展、民生设施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通过野外地质测量,岩溶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分析,泉水流量动态,水均衡计算和物探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省康定市北郊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岩溶发育特征,识别了岩...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结合云南公路勘察设计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试探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意识或者说理念,与同仁磋商、探讨,谋求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清晰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23.
高原月夜     
胡继华 《四川气象》2004,24(4):35-35
在气象站长期值夜班养成了半夜醒来的习惯,在一个初秋的夜晚,又一次从睡梦中醒来,只见窗前明晃晃的,以为睡过了头,急急穿衣开门,只见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上,在晴朗无垠的高原夜空,显得格外的明净圣洁,不仅照亮了高原小城,也把人的心照得透亮透亮,  相似文献   
24.
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一次高原暴雪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索渺清  丁一汇 《气象》2014,40(9):1033-1047
利用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与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11月云南德钦高原暴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高原东南部强烈天气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1)在南支槽和孟加拉湾风暴结合的天气尺度条件下,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受高原大地形阻挡产生的高原切变线是高原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2)由于地形和冷空气的作用,上升运动向北倾斜使高原对流层中上层首先出现上升运动,整层上升运动在高原切变线和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作用下强烈发展。孟加拉湾风暴北上与南支槽结合、高原切变线北移和风暴低压临近使德钦上升运动出现三次增强;(3)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北输送水汽,部分水汽被抬升到高空,部分水汽绕过高原东南角向下游输送。高空水汽经高原上空沿着高空西风急流向下游远距离输送。高、低空水汽通道不重合往往会影响高原及其下游强降水落区的预报。受高空水汽输送影响,高原东南部纵向岭谷区具有高层大气最先增湿的特征,近地层水汽通量长时间强烈辐合有利于高原暴雪的形成;(4)上游冷空气沿南支西风到达孟加拉湾,促使南支槽加深和维持有利于引导盂加拉湾风暴北上,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把暖湿空气输送上高原,同时横槽转竖冷空气从高原南下,冷暖空气在德钦交汇形成强锋区也是暴雪产生的一个有利条件。(5)高原暴雪的锋区结构具有中纬度锋面天气特征,在暴雪发生的锋区附近,满足倾斜位涡发展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500hPa天气图上出现的青藏高压,且有较大干旱年份和暴雨的例证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了一些综合特征.青藏高压是一个较深厚系统.虽然它是属于暖性副热带高压,但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有区别的.青藏高压的控制强弱与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及青藏高压的东移减弱消失之前与川西北高原地区的暴雨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6.
南亚高压上下高原时间及其与高原季风建立早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南亚高压动态特征指数,讨论了南亚高压上下高原的时间以及与高原季风建立早晚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亚高压北界位置在4月初开始北移,5月迅速北抬,最北可达到55°N,9月开始南撤,西伸脊点在5—10月移动较稳定,5—7月向西移动到青藏高原上空,8—10月向东移动撤离高原,11月—次年4月东西摆动剧烈。南亚高压初上高原大致为6月第3候(33候),而撤离约为10月第4候(58候)。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时间较高原夏季风建立晚73 d左右。南亚高压撤离高原时间较高原冬季风建立约早5 d。高原夏季风的建立和南亚高压初上高原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在不同阶段的结果,反映在了高原的高低层上。  相似文献   
27.
1《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欢迎下列来稿1.1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稿件:与高原和山地密切相关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包括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等。1.2其他稿件:国内外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科技活动与工作动态消息等。  相似文献   
28.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 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解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  相似文献   
29.
1概况 根据中美大气科学合作双边协议,应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gency)和国家天气局(NWS: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邀请,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李跃清作为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30.
东风波对成都市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学民 《四川气象》1999,9(3):58-58
东风波是热带天气系统,当它西移时,四川盆地受影响的地区主要在30°N以南,30°N以北,若没有西风系统或高原系统配合,一般不受东风波系统的影响,本文讨论东风波对30°N以北成都市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