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42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528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一次高原暴雪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索渺清  丁一汇 《气象》2014,40(9):1033-1047
利用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与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11月云南德钦高原暴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高原东南部强烈天气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1)在南支槽和孟加拉湾风暴结合的天气尺度条件下,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受高原大地形阻挡产生的高原切变线是高原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2)由于地形和冷空气的作用,上升运动向北倾斜使高原对流层中上层首先出现上升运动,整层上升运动在高原切变线和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作用下强烈发展。孟加拉湾风暴北上与南支槽结合、高原切变线北移和风暴低压临近使德钦上升运动出现三次增强;(3)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北输送水汽,部分水汽被抬升到高空,部分水汽绕过高原东南角向下游输送。高空水汽经高原上空沿着高空西风急流向下游远距离输送。高、低空水汽通道不重合往往会影响高原及其下游强降水落区的预报。受高空水汽输送影响,高原东南部纵向岭谷区具有高层大气最先增湿的特征,近地层水汽通量长时间强烈辐合有利于高原暴雪的形成;(4)上游冷空气沿南支西风到达孟加拉湾,促使南支槽加深和维持有利于引导盂加拉湾风暴北上,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把暖湿空气输送上高原,同时横槽转竖冷空气从高原南下,冷暖空气在德钦交汇形成强锋区也是暴雪产生的一个有利条件。(5)高原暴雪的锋区结构具有中纬度锋面天气特征,在暴雪发生的锋区附近,满足倾斜位涡发展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相似文献   
392.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总被引:195,自引:10,他引:195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发育,其中有一类具埃达克岩的特征,并根据埃达克岩的成因提出中国东部在燕山中晚期可能为一个高原。本文就中国东部高原的范围、高原存在的依据、高原隆升和减薄的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中国东部高原大规模的抬升事件大约发生在中-晚侏罗世期间,在早白垩世之后塌陷。高原的隆升与板块消减作用无关,是陆内事件的产物。高原的塌陷是下地壳拆沉作用的结果。拆沉作用不仅可以解释高原的减薄,而且可以解释新生代玄武岩喷发和中国东部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3.
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98,自引:1,他引:98  
李锦轶 《地质论评》1998,44(4):339-347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株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 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演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性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394.
Using the relative vorticity averaged over a certain area, a new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S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s proposed to avoi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heights in the previous indices based on geopotential height. The years of extreme westward and eastward extension of SH using the new index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defined by height index. There exists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large-scale circulation between the eastward and westward extension of SH under the new definition,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the circulation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but also the flow in the lower latitudes. It seems that when the SH extends far to the east (west), the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tronger (weaker) and established earlier (later). In addition, there exist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A remarkable negative correlation area appear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indicating that when the SH extends westward (eastwar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at region increases (decreas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egion is found in South China, showing the decrease of rainfall when the SH extends westwa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infall is heavier when the SH retreats eastward. However, the anomalous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The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index of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China shows that a large area of positive values, higher than 0.6 in the center, covers the whole of North China, even extending eastwar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Japan Islands when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o do the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This means that when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H withdraws eastward in summer, the temperature over North China is higher. On the other hand, when it moves westward, the temperature there is lower. This could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the seriously high temperatures over North China during recent summers, because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 in recent summers was located far away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Another region with large nega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s found in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395.
高原切变线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重要天气系统。它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在移动过程中,通常会引发青藏高原附近及其下游东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回顾了以往有关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移动特征、发生、发展机理以及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高原切变线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对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提供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396.
三次高原切变线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高原切变线的动、热力等特征,进一步认识高原切变线线演变机制,应用MICAPS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风云卫星红外亮温资料,选取出现在初夏(2008年5月19 22日)、盛夏(2007年7月1 3日)和夏末(2009年9月19 21日)的三次高原切变线个例,对夏季高原切变线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切变线两侧南北风速减弱,特别是北风风速减弱时,切变线过程趋于减弱。冷暖空气势力强弱影响切变线所处位置,初夏和盛夏切变线位置偏北,夏末切变线位置偏南。(2)切变线活动期间有正涡度、辐合上升运动与切变线配合。当切变线减弱消失,辐合带先于正涡度带减弱消失。切变线附近多正涡度中心和辐合中心,可能与低涡活动有关。盛夏和夏末切变线正涡度辐合中心东移特征明显,辐合上升区更为偏东且较强。(3)切变线附近通常有TBB-20℃的带状或块状区域,切变线维持发展阶段,TBB进一步降低,盛夏切变线和形成初期的夏末切变线多TBB低值中心,对流活动比较旺盛。(4)由于地形的阻挡和加热,高原东坡和南坡是大气不稳定能量聚集地。盛夏在切变线附近近地层聚集的高温、高湿能量明显。初夏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降水量小,呈零散分布,盛夏和夏末切变线引发降水其对流不稳定降水特征明显,带来的降水更强、范围更广,呈带状分布在切变线附近。(5)500 hPa切变线也是水汽聚集带,切变线附近上空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聚集,正涡度东传和对流发展是切变线引发强降水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97.
本文通过1998年在高原东部玛曲设立的711雷达点观测的主要降水云层云顶高度和对应的大气温度,与对应GMS卫星观测亮温资料相比较,得出该地区相应区域云顶的象素点亮温最低值及平均值,比雷达观测值平均偏低-21℃和-9℃;观测的云区位置与雷达观测位置往WSW方向偏离约20km;温度偏差大小与地面降雨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98.
本文在对2000年以来移出青藏高原后活动时间长的高原低涡活动过程,进行对流层中层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影响的观测事实分析基础上,通过对2001年6月1~5日索县低涡移出高原活动的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得出了在高原低涡以南的南支气流减弱或者是没有南风或者是没有南风脉动的影响,会使低涡移出高原的速度减慢,移出高原12小时后减弱消失。低涡以南的南支气流起到了向低涡区输送水汽通量、正涡度平流的作用,提供利于低涡活动持续的条件。从而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9.
甘南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兵 《干旱气象》2007,25(4):51-55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各地雷暴初终间日数的变化并不明显;夏季雷暴天气出现最多,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雷暴次数约占全年雷暴次数的20.2%。春末夏初5月下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8月下旬是各月的雷暴高发时段;甘南雷暴1天中的盛发期在12~20时,14~15时是雷暴出现的峰值时段。  相似文献   
400.
刘继宪 《干旱气象》2005,23(4):66-72
刘宋时期虽然整体上属于历史气候变迁中的寒冷期,不过期间存在气温的波动。刘宋初年气温较低,元嘉中后期升至波峰,泰始年间降至波谷,刘宋末年气温再度升高。这种波动通过当时的各种气候资料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在当时的水旱灾害发生特点上。一般在寒冷期,水灾发生的时间要晚,反之,则早。刘宋时期梅雨期到来的早晚和降水量的多少,受制于这种气候波动,同时也影响到当时水旱灾害的发生状况,是这种气温波动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