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6篇 |
免费 | 638篇 |
国内免费 | 4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9篇 |
大气科学 | 750篇 |
地球物理 | 359篇 |
地质学 | 1364篇 |
海洋学 | 53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18篇 |
自然地理 | 7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252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260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86篇 |
2010年 | 202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以典型城市土岩复合地层中的某地铁CRD(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洞内、外变形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该隧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洞内、外变形量的60%以上是由上2层导洞开挖引起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特征较为明显,地表最大沉降点位于隧道中心线上方偏左;隧道掌子面开挖的横向影响明显,范围约为60m。洞内变形监测的分析指标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下沉曲线分段组成,总体呈台阶状下降。综合变形监测分析和施工经验认为:施工中应着重控制上2层导洞初期支护结构的及时闭合;相邻导洞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5~20m;台阶长度控制在5m以内,及时封闭仰拱,闭合成环,可有效地控制洞内、外变形和保证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2.
本文利用CRAWDAD提供的2009年10月份纽约市的出租车时空轨迹数据,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方法求解出租车空间密度表示移动人群的时空密度变化,并用不同时段的平均速度表示人群的移动速度综合判定传染病在市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重点分析了13时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区位。通过建立空间密度与平均速度的二维特征空间,并将齐夫定律与能够遍历曼哈顿区的最大速度作为条件确定传染病传播的风险边界。结果反映在二维特征空间中,由最大遍历速度、安全行驶的空间密度临界值与数据上边界围成的三角区内节点对应的实际区位为传染病传播的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863.
滑坡灾害易损性可分为两大类型:人口易损性和经济易损性。本文依据现场风险填图对宝塔山景区影响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源的识别,认为宝塔山景区的风险源主要为潜在的滑坡及崩塌灾害,最大风险处人员伤亡总概率为2.6210-2a-1;同时,依据工程地质经验法对风险管理易损性各要素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对宝塔山景区居民来说,100a以内居民平均每年有最大2.62%伤亡的概率存在。根据国际较通用的风险容许标准,认为目前部分宝塔山居民遭受的风险处于不可接受区,建议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64.
865.
866.
867.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框架与战略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典型代表。文章阐述了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的内容框架, 分析了目前国际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的现状、 动态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两方面, 详细介绍了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 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2007年起步至今, 已建立了由冰冻圈变化影响(冰冻圈服务和冰冻圈灾害)-风险-恢复力-适应构成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在实践研究方面, 从致利与致害两条线, 开展了冰冻圈服务与冰冻圈灾害风险研究; 从冰冻圈与人类圈交互视角, 开展了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 恢复力与适应典型案例研究。未来, 一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现有理论体系, 尤其是冰冻圈与人类圈相耦合的灾害风险、 脆弱性与适应定量评估方法; 另一方面, 既要针对不同冰冻圈问题, 加强案例研究, 又要拓展尺度, 深入宏观研究,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8.
869.
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是依据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对省域国土空间的划分和规划,指标体系和划分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利用GIS技术建立规划支持系统.可以将数据管理、模型计算、区划和规划结果可视化显示集成在一起,为区划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规程为指导,围绕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库内容、功能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70.
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地下水由于分布广、水质好且开发费用低而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供水水源。中国北方生活供水的一半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也是干旱期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然而,地下水水质日益面临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威胁。地下水水质监测是评价水质状况最可靠的方法,并可作为供水水源保护的早期预警系统。它为水管理部门和水用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世界上正在执行两个巨大的地下水质监测和评价项目:一个是欧盟的水框架计划;另一个是美国的国家水质评价计划。文章评述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现状,介绍了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地下水污染源分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是土地利用规划和供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地下水污染源分级结果为污染源治理提供了优先顺序。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圈划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