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4篇 |
免费 | 445篇 |
国内免费 | 2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6篇 |
大气科学 | 498篇 |
地球物理 | 747篇 |
地质学 | 677篇 |
海洋学 | 280篇 |
天文学 | 235篇 |
综合类 | 124篇 |
自然地理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9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1943年 | 2篇 |
194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后烃检技术在渤海QHD33/34构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中北部海域的QHD33/34构造位于石臼坨凸起中段及中段东南部斜坡带上。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石臼坨凸起浅层发育一系列NE向、近EW向晚期活动断层,在斜坡带浅层明化镇组形成了多个断鼻、断块型圈闭,但是构造圈闭面积总体较小、幅度低,并且受断层对油气疏导作用影响,油气成藏有一定的风险。为揭示QHD33/34构造浅层储层的含油气性,应用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低频增加梯度异常对该区进行烃类检测,取得了一定效果。最终烃检结果与已钻井揭示的构造浅层储层含油气性较匹配,吻合率达到79%,应用烃检结果可进一步指导该构造井位部署,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通过研究表明,在研究区浅层,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低频增加梯度异常能够最大程度上识别油层与水层。该方法能够识别大于3 m的油层,水层则没有明显响应特征,应用该方法进行烃类检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2.
GRAPES千米尺度模式在西南复杂地形区降水预报偏差与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9年夏季(6—8月)西南复杂地形区地面观测站逐时和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从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入手,对同期GRAPES-Meso 3 km业务模式短期(36 h以内)降水预报性能,特别是在不同典型地貌区—四川盆地子区、云贵高原北部子区和南部子区、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子区的预报偏差进行细致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1)GRAPES-Meso 3 km模式能合理地刻画出西南复杂地形区夏季日降水和日内尺度降水的主要特征,以及小时降水频次-强度的基本关系。(2)在各子区,模式日降水量(频率)预报表现为清晰的正偏差,正偏差在盆地子区最显著,为观测值的1.1倍(0.3倍);日降水量正偏差主要由强降水日降水量预报偏大引起,但频率正偏差在云贵高原南、北子区与其他两个子区不同,主要是中小雨日数预报偏多的贡献;强降水(中小雨)落区预报存在明显(轻微)偏大倾向,强降水预报落区偏大频率在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子区最高,达82.8%,在云贵高原南部子区最低,为53.6%。(3)日循环上,各时次小时降水量(频率)预报整体偏大,且主要正偏差出现在观测的夜雨峰值时段,其中海拔1200 m以下区域的降水频率正偏差从夜间峰值区延续到中午,模式偏强的日降水量预报往往表现为日内偏长的降水时长或小时降水空报。(4)诊断分析显示,模式在四川盆地区突出的夏季日降水预报正偏差是模式对流层低层在云贵高原南-东南侧偏强的西南风预报与西南地区特殊地形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3.
基于Leclaire对饱和双相孔隙弹性介质Biot模型的扩展,研究含有两种不同固相组分的三相多孔弹性介质中体波的传播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分析了各相体积分数、颗粒形状,接触参数等因素对波动方程中惯性参数、黏性参数、刚度参数的影响;对该三相介质模型进行了退化,分析了孔隙中只含液态水或固态冰时体波的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饱和冻土中体波的相速度和衰减系数与胶结参数、接触参数、频率、饱和度、孔隙率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的饱和土不同,饱和冻土中存在5种体波,即3种纵波和2种横波;5种体波均具有弥散性和衰减性,且P1波、S1波弥散性和衰减性远小于P2、P3、S2波;胶结参数、饱和度、孔隙率对5种体波的传播特性影响显著,接触参数对传播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4.
35.
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该技术在监测成孔、孔口的密封及监测频率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方法,能真实、及时且充分地反映出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的地下水气压力变化特点,可为岩溶塌陷的机理研究、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经过20多年的改进,已成功应用于全国11个典型岩溶塌陷区,服务于高铁、水源地、油气管线、市政建设等潜在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安全降深、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多功能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多功能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的设计及功能扩充,尤其是增加了采用鼠标拉动曲线直接屏幕适线的功能。本软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功能多,而且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37.
规范明确规定对投入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距成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通过检测测距仪各项误差,得出测距仪最高可能达到的测距精度,使操作者在使用此测距仪的过程中明白对各项误差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充分发挥测距仪的精度潜力。 相似文献
38.
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在岩溶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方法,分别对岩溶在地震剖面、瞬时振幅剖面、瞬时频率剖面、瞬时相位剖面上的表现特征作了说明.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多参数解释,进而确定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分布范围和规模,同时对异常进行钻井验证,结果表明,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比常规地震处理方法能更好地排除干扰,确定岩溶异常. 相似文献
39.
浮力频率用来描述大气层结稳定性,反映大气扰动强弱。利用2014年6月-2017年5月中国地区高垂直分辨率的秒级探空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浮力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大气浮力频率总体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低平流层值大于对流层值;对流层和低平流层中浮力频率随高度变化均较小可视为常数,过渡层浮力频率随高度变化较大,对流层中浮力频率受地形影响较平流层大。对流层中北方地区5 km高度以下的浮力频率随时间呈现出较弱的周期变化,周期为1年,峰值出现在冬季,南方地区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在过渡层中南北地区的浮力频率随时间均呈现出1年的周期变化,峰值出现在冬季,谷值出现在夏季;在低平流层中南北地区浮力频率随时间均无明显变化。浮力频率的大小变化对重力波参数有较大影响,秒级探空资料计算的的浮力频率和风速切变更精细,较常规探空资料更准确地反映大气稳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基于2014年8月1—16日AMSR-2的观测资料,采用谱差法重点对东亚陆地低频7.3 GHz的无线电频率干扰(RFI)进行识别与分析。研究发现,东亚地区7.3 GHz通道观测存在无线电频率干扰,其中韩国京畿道、大邱市,孟加拉国,越南及柬埔寨东南部地区的干扰源是稳定、持续的地面主动源。日本地区7.3 GHz通道RFI仅出现在AMSR-2升轨观测上,而降轨观测则几乎不受干扰,且RFI污染区出现的位置与强度随时间及辐射计扫描角度周期性变化,探究其污染源,发现主要来自地面反射的静止通信/电视卫星信号对星载微波被动传感器观测的干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