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323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1篇 |
海洋学 | 14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本文基于合肥地面观测、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多普勒雷达、探空及FNL 0.25°×0.25°等资料,分析了2015年8月6日合肥一次较强风切变天气过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空风切变发生前,肥西地区不稳定能量及上升气流较为活跃,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地面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表明,低空风切变发生时,近地层的风向、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均有突变;风暴的质心高度、最强回波高度和风暴顶高迅速下降,空中气流快速下沉,至近地面向四周辐散,因此该风暴属于下击暴流性质;径向速度图中明显的正负速度对也印证了低空剧烈的风向和风速切变。 相似文献
73.
文章结合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介绍了与浮力能和风切变有关的几个对流参数的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个例分析了这些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与环境垂直风切变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9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整编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压面流场资料,在分析西北太平洋TC每24 h强度变化统计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的阈值,对比不同阈值条件下,TC快速增强初始时刻的强度,TC快速增强发生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环境垂直风切变与TC快速增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海区,当TC强度24 h变化达到样本累积百分率的88%、90%、93%和96%的概率时,对应的强度变化值分别为25 KT、30 KT、35 KT和40 KT,定义它们为TC快速增强的阈值。该阈值越大,快速增强初始时刻的强度也越强。60%左右的TC快速增强发生在8-10月,TC快速增强的空间分布集中于125°-150°E、10°-25°N的矩形区域内。对流层不同层次的垂直风切变与TC快速增强的关系有差异,TC快速增强阈值为40 KT时对应的对流层中上层(200~500 hPa)、对流层中下层(500~850 hPa)和对流层(200~850 hPa)的垂直风切变值的概率分布显示:当垂直风切变≥12 m/s时,分别只有9.7%、1.5%、11.1%的TC可以快速增强;且其与TC快速增强时强度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0.04,以200~500 hPa的最为显著,表明对流层中上层垂直风切变对TC强度增强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在TC快速增强阈值为40 KT的初始时刻,将200~850 hPa垂直风切变划分为东风切变和西风切变的统计表明,57%的TC在东风切变的环境下可以快速增强。 相似文献
75.
台风“达维”迅速加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模式(V311)对0518号台风“达维”(Damrey)进行了72 h的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影响台风强度迅速加强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①缓慢加强阶段,东风波与台风高层环流相互作用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外流通道,加强台风高层辐散流出,有利于台风强度加强;垂直风切变在积分前12 h减小,台风迅速加强与垂直风切变减小间存在滞后性。②迅速加强阶段,低层指向台风中心的水汽通量大大增加;海表面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水汽通量持续增强,海表面潜热通量对台风的能量贡献远大于热通量。③台风眼壁附近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机制激发斜升气流,倾斜涡度发展引起中心附近相对涡度增大,台风整体强度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6.
利用三维大涡模拟模式研究不同地面热力状况和风切变对湍流产生的影响,在对流层湍流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同时起作用,水平风速的瞬时垂直切变可以在自由大气中激发湍流,但它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对流热泡也可以在自由大气中激发湍流,其湍流强度与地面的热量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77.
在机场气象台没有天气情报的条件下,确定了利用地面情报计算边界层下部垂直风切变所需要的重要参数Ri数、μO-H和地转风速值Vg;介绍了根据这些参数计算边界层下部垂直风切变的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对保障飞行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逐5分钟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和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对2021年6月25日发生在内蒙古太仆寺旗的一次强龙卷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前倾槽背景下,出现在低层的西南气流当中。龙卷发生的环境场特征为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地面辐合线及干线为强对流提供了触发条件;低抬升凝结高度、强低层垂直风切变和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为龙卷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次龙卷过程由多个超级单体风暴相互作用造成的,雷达回波资料分析显示超级单体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V”型缺口,回波悬垂、旁瓣回波的特征,雷达距离龙卷发生地超过100 km,未识别出龙卷涡旋特征,但识别出了中气旋,中气旋最大转动速度达到了15 m/s,为弱到中等中气旋;龙卷发生前基于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和最大反射率回波顶高有明显的跃增。 相似文献
79.
一次春季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出发,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LAPS局地再分析系统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信息,对2009年4月15日湖北省西部大范围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高层有干冷空气,低层暖湿气流发展,垂直温度递减率明显增大,配合对流层低层切变带来的动力抬升作用,易形成降雹;冰雹天气主要不稳定能量来源于地面到对流层低层,地面干线(露点不连续线)及锋面是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触发条件;冰雹落区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及地面高能区重合区域,且易发生在靠近露点及温度的不连续线一侧;垂直风切变越大,越有利于产生尺寸较大的冰雹。 相似文献
80.
根据自动观测系统资料,通过分析呼和浩特白塔机场2003—2004年4次低空风切变过程,发现该机场产生低空风切变与地面有强冷锋及锋面气旋过境等天气系统有关。另外,资料分析还显示出现低空风切变时,同一方向上2分钟内最大与最小风速差值均达14m.s-1以上;不同方向上2分钟或10分钟的平均风速相差7m.s-1以上,出现风向变化的频率、幅度均比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