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02篇 |
免费 | 2291篇 |
国内免费 | 25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10篇 |
大气科学 | 3327篇 |
地球物理 | 3248篇 |
地质学 | 6845篇 |
海洋学 | 1111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1146篇 |
自然地理 | 9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0篇 |
2023年 | 545篇 |
2022年 | 666篇 |
2021年 | 699篇 |
2020年 | 517篇 |
2019年 | 591篇 |
2018年 | 375篇 |
2017年 | 410篇 |
2016年 | 457篇 |
2015年 | 490篇 |
2014年 | 887篇 |
2013年 | 679篇 |
2012年 | 815篇 |
2011年 | 789篇 |
2010年 | 736篇 |
2009年 | 808篇 |
2008年 | 748篇 |
2007年 | 715篇 |
2006年 | 679篇 |
2005年 | 620篇 |
2004年 | 547篇 |
2003年 | 550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459篇 |
2000年 | 474篇 |
1999年 | 460篇 |
1998年 | 445篇 |
1997年 | 350篇 |
1996年 | 331篇 |
1995年 | 290篇 |
1994年 | 248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290篇 |
1991年 | 324篇 |
1990年 | 154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如果应力路径足够高,正断层应力机制下的流体注入可以稳定储层。当储层由于注入而显著冷却时,这种稳定性将消失。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发剪切储层的策略,以减少诱发大震级地震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逆断层应力状态,包括初始应力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储层被冷却,压力增加受到限制。这一过程降低了水平总应力,从而也降低了差异应力。然后,储层受到孔隙压力快速增加的刺激,在较低的差异应力下导致剪切破坏,比储层中最初出现的差异应力要小。由于古登堡—里克特b值和差异应力之间的联系,以这种方式激发的储层将表现出更高的b值,从而也减少了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正断层和走滑断层的应力机制。 相似文献
32.
33.
利用国防科技大学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YinHe Global Spetral model,YHGS)产品驱动WRF对2018年7月4日华中地区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与ERA-interim资料作初始场模拟结果对比,评估YHGS模式产品在此次暴雨过程预报中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1)WRF-YHGS对2018年7月4日华中地区暴雨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其模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水汽收支量变化趋势与WRF-ERA有着很好的一致性,YHGS模式产品驱动中尺度数值预报是可行的。(2)WRF-YHGS模拟效果较WRF-ERA差,但大雨量级WRF-ERA湿偏差较大,两组试验各物理量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且随着积分时间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3)WRF-YHGS、WRF-ERA模拟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YHGS与ERA初始场中差异较大的次天气尺度运动和YHGS全球模式预报场误差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34.
针对高尔夫球场目标大、场景复杂等引起的难以完整准确提取问题,构建了EfficientNetB3+UNet网络,引入通道域注意力模块,设计了大尺寸样本训练策略,并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mIoU精度为0.948 7,明显高于非通道域注意力模型(mIoU为0.884 8)和小尺寸模型(mIoU为0.601 4),有效提升了高尔夫球场提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显著降低了自然植被、水域等复杂内部场景和球场边缘混合场景等导致的漏提和误提现象。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的高尔夫球场提取应用中,模型召回率均优于90%,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通 过对 开滦钱 家营 矿首采 区地 质资料 的综 合分析 ,得 出了 该 矿首 采区 断 层在 剖面 上 的变 化特 征 及规 律,并运用这些 规律 ,对未 采区进 行预 测、预报 ,正确 指导了 采掘 工程的 顺利 进行。 相似文献
37.
面向未来的海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以地质时期海面变化过程等理论性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海面变化研究经过70年代在观念、方法和资料积累方面的突破,自80年代初期以来进入了以“面向未来”为基调的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关于未来海面变化幅度及其影响和对策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90年代初以来的几年间,世界海面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地质历史时期(例如LGM,5e等阶段)的海面实况、极地冰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海面控制原理、海面模型以及绝对海面的航天测量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预测热”之后的“冷思考”。中国海面变化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速发展,今后应注意引进先进技术方法,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发掘自身的优势,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8.
用时域分析组合模型建立了100万年来60°N6月份太阳辐射量时间序列、宝鸡黄土粒度时间序列、渭南夏季风指数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分析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信息,得到的几个显著周期T=133,100,89,41,23,19ka,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变化周期接近.用组合模型拟合实测数据,精度是高的;用其预测未来气候替代性指标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发现未来气候有向干冷方向发展的趋势.时域分析组合模型为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油气勘探和地热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哈尔滨地区成控地下热水条件,据已有深部测量数据,初步圈出了成控地下热水的有利地带,并进行了地热资源的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