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2007—2013年宁波市每日8次地面观测气象资料,运用罗氏法和统计分析法计算大气混合层高度,分析其在日和非日的不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市日与非日混合层高度均呈白天高,夜晚低的日变化特征,夏季两者差值的日变化波动最明显,波峰时间比其他季节晚3 h。混合层高度日变化趋势与风速、气温、能见度趋于一致,等级越重,混合层高度越低。日与非日的气温差值除冬季呈正变温外,其他季节呈负变温,冬季14时差值最小,夜间加大,春夏季凌晨差值最小,14时最大,秋季波动不明显;风速差值除冬季夜间为正值外,其余季节为负值,秋冬季差值最小、夏季最大。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混合层高度随着稳定度增加而逐渐处于稳定状态时,随着稳定度增加而降低,中性大气是宁波易致的大气层结。日与非日大气稳定度表现不一致,中午日中性大气占多数,非日则是不稳定大气;夜间日稳定—弱稳定大气和中性大气所占比例相当,非日稳定—弱稳定大气占多数。另外,PM_(2.5)浓度在日和非日均为白天低、夜间高的日变化特征,但日波动大,波峰时间晚于非日2 h,峰值浓度也高于非日2.7倍;早晨或下午到上半夜是日的PM_(2.5)浓度两个上升时段,上午为下降时段;非日的两个浓度缓升(降)时段分别出现凌晨和下午(上午和前半夜)。研究成果有助于预报员了解大气混合层高度及其对的可能影响,从而提高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度地区高层持续纬向环流控制、中低层暖脊稳定存在,地面持续受均压场或弱倒槽顶部、弱冷锋前部影响,是这次持续性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3)边界层内弱辐散、负涡度及弱的下沉气流是此次雾-天气得以长时间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近地层长时间水汽饱和且维持小风速利于雾-的长时间维持。(4)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长时间维持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形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热力条件。雾比的平均混合层高度明显偏低且等级越高混合层高度越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先于能见度变化,对雾-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弱冷空气渗透、风速适当增加、混合层高度的先期快速下降、负净辐射曝辐量绝对值的明显增大是雾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对1980~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324个台站的持续性天气的时空变化和相关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东部地区年平均持续性事件和其在所有事件的贡献比例逐年增加,增长率分别为0.79 (10 a)-1和2.7% (10 a)-1。主要表现为3个大值区:华北平原地区(包括山西省、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部,增加最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淮地区,增长率分别为6.3 (10 a)-1、13.95 d (10 a)-1。1月是持续性事件的高发月,月均2.56 d。夏季和秋季持续性事件增加最为明显,增长率分别为0.38 (10 a)-1和0.46 (10 a)-1。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静风日数的增加,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以及不利的环流形势,如东亚冬季风的减弱,都可能造成持续性天气的增加和异常维持。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太原地区逐时气象资料,分析了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并对两次低能见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能见度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太原北部能见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从时间分布看,太原地区平均能见度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日间最低值出现在06:00(北京时,下同),冬季略向后推移,最高值出现在15:00前后。(2)2017—2019年太原地区低能见度分别出现93、84、79 d;低能见度发生时,干、湿发生频率分别为59.27%、40.73%;湿发生时,能见度降低更加明显。(3)所选个例中,能见度均随各影响因子有所起伏,干、湿过程中能见度分别与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变化一致。(4)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模型,预报模型相关系数为0.81,均方根为4.43 km,平均绝对误差为17.39%,轻微级能见度的TS评分为87%。神经网络方法对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2年江苏省69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12年苏州市大气气溶胶观测资料,在对日进行判识和筛选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和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2年江苏省各站年总日数均呈上升趋势,85%的台站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江苏省年平均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2011—2012年呈急剧上升趋势;1980年前日的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1980年后,沿江和苏南地区为的高发区,东部沿海大部地区日较少。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以12月和1月发生最多。降水少和风速小有利于天气的发生;除SO2外,PM10、PM2.5和NO2等污染物浓度随着等级的增加而增大,其中PM2.5浓度增大明显。  相似文献   
17.
徐州持续性霾过程的季节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翔  刘端阳  李冰峰  田园  段培法  孙建印 《气象》2015,41(9):1134-114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污染物浓度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形成及维持的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徐州2013年持续性过程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秋、冬季中高层为西到西北气流,低层暖脊,地面为高压后部或鞍型场;春、夏季在中高层西南风、低层高压后部偏南气流、地面风场不是很弱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性。秋、冬季日夜间风速接近静风,白天风速较夜间略大,风向以偏北和偏东居多;春、夏风向、风速相对稳定,风速维持2~3 m·s-1,风向多为东到东南。秋、冬季出现时层结稳定,具有明显的贴地层逆温结构,逆温层顶较低,春季逆温层顶略高于秋、冬季,而夏季出现时可以是不稳定的层结,低层也不具备明显逆温特征。冬、夏季区上空多为微弱的上升运动,高度不高,其上为下沉气流;春、秋季夜间到早晨区上空多为下沉气流。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地区人工增雨消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空气污染自净过程、人工影响灰的可能途径、广东灰分布特征、广东降水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等相关内容,探讨珠三角地区开展人工增雨消作业的科学性和技术可行性。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溶胶污染严重,灰天气主要出现在降水量少的10月至次年4月,影响灰清洁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和台风影响,通常伴随降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珠三角地区存在49 d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潜力日,对该49 d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对降低珠三角地区灰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大气霾污染研究意义、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频发的污染是目前京津冀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合理快速发展与防止大气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国内外典型大气污染事件的产生及治理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结合我国当前污染问题产生的特殊性,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气候和环境变化、人体健康和区域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京津冀污染现象频发的主要客观要素和内在原因,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最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推测了京津冀及东亚地区未来大气污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江琪  桂海林  徐冉 《气象》2020,46(4):575-580
2016年1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东亚大槽位置较常年同期偏东偏北,强度偏弱。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3.3 mm,较常年同期(13.2 mm)偏多7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3.6℃,较常年同期(-5.0℃)偏高1.4℃,月内冷空气较弱,我国中东部雾 天气频发,共有三次大范围持续性雾 过程,分别为1月3—5日、16—18日和22—28日。此外,月内共有四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