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575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202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周建龙 《湖北气象》2005,24(1):40-41
根据十堰市2000-2001年出现的干质视程障碍现象的相关气象要素特征,结合其形成机理,可得出如下结论:十堰市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且不同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出现时,测站相关气象要素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霾出现时,日最小相对湿度在35%-68%之间,当浮尘、扬沙出现时测站的最小相对湿度则小于35%。  相似文献   
32.
三次站02时地面温度若用(08时地面最低温度+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2求得,其数据比较接近实测值。选用开平站1995~2004年资料计算02时地温,与相距不足17 km的基本站台山站对比发现:用08时最低地温代替日最低地温计算02时地温,精度提高约0.9℃。  相似文献   
33.
影响地温日极值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俊 《四川气象》2002,22(4):61-62
本文对影响地温日极值的要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对获取正确的地温日极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4.
利用1961~2000年6~9月淇、卫河流域降水资料,采用单元综合评判法确定流域暴雨日,并对暴雨日进行分型,确定暴雨预报天气学指标,建立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5.
杨玉霞 《山东气象》2002,22(1):54-54
春季,德州地区干旱少雨,经常出现大风天气。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大量极细微的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天空呈均匀的乳白色、白色或微黄色,这种天空状况特征与卷层云极为相似,观测时易误记为卷层云。……  相似文献   
36.
中高层湿-比有效能量与雹云发生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宝俊等人将有效位能概念扩充到湿有效能量 ,给出了湿有效能量的近似表达式 ,发现这个物理量作为暴雨分析、预报中的一个指标 ,有较好的灵敏性。在日常业务预报中当出现强对流天气背景时 ,使用湿有效能量能区分未来是出现雷雨天气还是出现致灾冰雹 (指农业受雹灾面积在 1 0 0hm2 以上的降雹天气 ,下同 )天气。为此 ,我们选取历史上多例雷雨日和致灾冰雹日 0 8:0 0 (北京时 ,下同 )探空资料 ,计算分析了湿有效能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寻找出判别雷雨日和致灾冰雹日的预报判据。1 个例的选择  取两类个例进行分析 ,Ⅰ类为未来短期内出现雷…  相似文献   
37.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38.
青海高原闪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青海高原1999-2001年夏季XDD03A型雷电定位仪系统所取得的时实资料,得出青海高原夏季闪电的时空分布,以及高原地区不同对流云强度时信号的闪电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冰雹云和雷雨云中闪电特征的不同点,通过近几年取得的最新资料对青海高原闪电做了细致的统计及研究,得出适应于青海高原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中,利用XDD03A型雷电探测仪作为识别高原雷雨云及冰雹云的指标。以充分利用这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指挥没有雷达等观测设备的偏僻山区的防雹作业。  相似文献   
39.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对其中四个层序内碳酸盐岩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不同层序、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 C、δ180、N(87Sr/86Sr)值均有明显的差异,并具规律性变化,整体上反映出研究区中侏罗世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构造活动的演变,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定量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小波变换在少震、弱震区地下水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位于少震弱震区的湖南的具有不同变化形态的6口典型井4年的水位日均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多尺度分析可以很方便地将水位日均值序列中的高频部分与低频部分分开,而且对不同井孔的含水层系统而言,分离出去的频率成分的主模是不同的,这反应出不同井孔的含水层系统对同一频率的响应存在差异,主模的频率反映了正常背景下井孔-含水层系统的优势频率。Morlet小波分析的结果对时间序列的突然变化和周期结构都有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