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测绘学   1748篇
大气科学   1741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侯淑梅  路西曼 《山东气象》1997,17(2):18-20,24
主要利用东营市713数字化雷达回波和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20日东营地区降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雹云回波的特殊形状和跃增阶段,跃增是冰雹云与雷雨云回波的一个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了数值模拟在国内外云物理、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数值模拟对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53.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冰雹云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8~2001年6~9月在塔里木盆地普查得到105个降雹云团进行分类,按尺度大小分为雷暴云、对流云、中尺度对流系统、冷云核和系统云系云区5类。塔里木盆地2000年降雹云团出现最多,半数以上出现在5月和6月。塔里木盆地降雹云团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55.
北疆降雹云团按其卫星云图特征分为对流性和系统性两大类,又将对流性降雹云团按尺度大小分为雷暴云和对流云,系统性降雹云团按所处位置分为冷云核、云系云区和云系边缘。据此方法对1998-2001年4-9月期间北疆出现310个降雹云团进行归类分析。北疆降雹云团以对流性云团为主,它们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亮温较高。主要出现在北疆西部和北疆沿天山中段。各类降雹云团在各地区的出现机率不同。  相似文献   
56.
周莉 《气象》2004,30(8):57-57
云的形态是一刻也不停地在变动。标准云图上的图片和说明只提供了某一时刻的一些形态,因为它所搜集的各类云状多为特征显著且易辨认的,由于受摄影条件、时间限制,不能表示出各种云在天空分布及增减情况,也不能把全部天空摄出。初参加观测工作者,多以云图为蓝本,对照识别常觉得又像又不像,难以确定。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把云图和实测的现象反复印证,逐渐掌握了广东本地一些云及其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57.
晋中市人工防雹减灾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玉清  刘晋  陈红萍  岳福豹 《气象》2004,30(2):39-41
利用雷达探测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 ,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 ,对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报 ,并计算多单体任意雹云核心部位的覆盖面积 ,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炮点 ,经过极坐标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雹云相对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各炮点的准确位置 ,并对各炮点不同弹型的弹道方程进行连续模拟和分析计算 ,最终确定在炮控范围内的雹云体内弹着点的准确位置 ,并通过计算云中含水量、零度层高度、云体体积 ,准确得出各个炮点的射击诸元 (射击仰角、方位、扇面和射击剂量等 ) ,通过通讯网络 ,通知各有关炮点实施作业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曲靖市711B数字化雷达冰雹云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002年~2003年曲靖市防雹工作3年取得的经验,以期提高县级防雹指挥人员雷达回波分析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在防雹作业中科学的安排防雹炮弹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9.
云南省祥(云)-临(沧)公路红土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严重,洞内数次冒顶、产生地面陷落,并诱发滑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章根据现场勘查及变形监控量测资料,详细论述了隧道变形特点,从地层岩性、构造、地应力条件、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滑坡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隧道变形原因。红土坡隧道变形是软弱的地层岩性、地应力条件改变、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以及滑坡偏压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隧道变形诱发滑坡,滑坡又促使隧道进一步变形。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首先对滑坡进行支挡,再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的整治思路,并提出具体工程方案。整治工程实施后,红土坡隧道变形已得到完全控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