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3篇
  免费   1631篇
  国内免费   2505篇
测绘学   824篇
大气科学   6986篇
地球物理   1336篇
地质学   2192篇
海洋学   822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589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时实资料结合数值产品做温度预报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继华  曾皓 《四川气象》2002,22(2):13-15
通过在Micaps系统中建立一个按钮,实现自动读取当天的最低、最高(用14时值代)气温值以及T10608时和14时的温度预报值,多后自动求解△T,得出温度预告值。  相似文献   
122.
从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基本物理量场、大气层结、以及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1-09-05渭南市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高脊前下滑冷空气产生的,冰雹产生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湿舌的顶部,低层辐合、地面能量积累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23.
新疆雷暴天气过程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39a雷暴天气资料的普查,得到367次雷暴天气过程,归结出4种天气形势,雷暴天气由冷锋和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124.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按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展开分解,得出西藏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和周期,而且对西藏地区夏季(5-9月)的旱涝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5.
"2002.5.13"黔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英 《贵州气象》2002,26(6):10-12,14
从环流形势特征、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02年5月13日黔南州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暴雨天气的发生与高空槽、低涡切变系统的活动以及高、中、低层数值预报产品的有利配合密切相关。丰富的水汽输送、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的抽气机效应是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6.
张艳梅 《贵州气象》2002,26(6):23-26
根据1960-1999年我市3个测站的气温、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市气候变化特点。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变化特征,总体气候趋势变暖在2000-2001年得到校好的佐证。我市的年降雨量的分布也呈波状形的旱涝交替变化。降水总趋势除市的东部呈增长趋势外,市的西部和南部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27.
刘持菊 《湖北气象》2002,21(4):10-12
对2001年7月2发生在秭归县境内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强雷暴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缓发展东移并辅之以不稳定层结、低层强烈的水汽辐合、热力抬升、明显的垂直切变等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8.
黑龙江省引进的新型雷达是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最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C波段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简称3830天气雷达)。它与常规天气雷达相比,在探测手段上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可以探测到常规天气雷达所不能探测到的云雾、弱降水等天气目标;但不能提供直接的要素预报,即使是有一部分预报产品,也还是需要在应用中不断订正。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广大预报员在分析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9.
天气雷达是短时和临近预报的主要工具 ,它对防汛、防雹、人控和有偿专项服务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气象局于 2 0 0 1年 3月对内蒙古气象台原有71 3测雨雷达进行了大修改造。新改进的雷达除天线外 ,大部分都进行了更新换代 ,引进了桂林市 72 2厂 CTL系列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现已投入了业务使用。1  CTL - 71 3C型天气雷达系统的用途、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 .1 雷达系统的用途CTL - 71 3C型天气雷达系统为固定式 5 cm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系统 ,主要用于探测 40 0 km范围的云体、降水、雷暴、冰雹和台风等气象目标 ,测量其空间位置、强…  相似文献   
130.
尤红  曹中和 《气象》2002,28(9):1-2
随着“92 1 0”工程的正式运行 ,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成为当前预报员的主要工作平台 ,其资料来源于PCVSAT单收站 ,这无疑要求资料传输和处理完整、准确、及时 ,这对地、市级以下的气象台站而言尤为重要。本人在MICAPS系统的二次开发中 ,寻找到一些实用技巧 ,既能保障常规资料的及时处理和用最小空间将其进行保存 ,又能随时恢复历史资料 ,便于重大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使该系统更为完善 ,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1 提高资料传输速度和完整接收率1 1 提前处理 2 0时高空报PCVAST单收站每天 2 0时的高空报在2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