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1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21.
雷电灾害等级划分及发生潜势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照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小等情况,依据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将雷电灾害划分为7个等级,并确定了等级划分标准。从造成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系统出发,根据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特点,选取了地闪密度(或雷击密度)、雷灾频数、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作为评估雷电灾害发生潜势的指标,并以珠江三角洲5市为例介绍了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22.
针对基层台站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情况,对作业中被忽略的防雷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作业时人员的自我防范措施,探讨人影作业的防雷安全的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23.
1引言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不可预见的天气现象,对炸药库、雷管库的安全有着致命的危害。据气象资料统计,东宁年平均雷暴日为45 d。东宁地区煤炭和重金属矿藏多为地下矿藏,炸药库、雷管库众多,易遭受  相似文献   
624.
结合当代对雷电监测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融合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地理空间框架的雷电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作用,并对雷电灾害进行了更加精准、更加深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25.
根据智能大厦建筑体、内部设备和该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分别计算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计算出该智能大厦的雷电防护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源、信号系统设置SPD保护和接地等电位连接,为智能办公大厦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6.
通过对常见雷电成因的分析,依据各自特点提出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机房系统防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27.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光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28.
对河池开展雷评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9.
雷电     
《气象知识》2012,(3):50-53
夏天经常可看到延伸至高空中的积雨云,雷电就发生在积雨云中。在积雨云中,水或冰的小颗粒会因强烈摩擦撞击而产生电荷,并分成正、负两种。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不导电,电荷就会逐渐累积,等到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产生很强的光,叫做闪电;放电现象发生时产生的热使得空气膨胀发出声音(雷鸣),就是打雷。一般人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实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630.
利用近4 a德清县地闪数据,采用网格法绘制地闪密度图,并对近40 a德清雷县暴日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雷击灾害风险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70—80年代德清县雷暴日较90年代和2000年以后偏多;1971—2000年雷暴日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后雷暴日数呈上升趋势;除12月以外每月均有雷暴发生,7月和8月为雷暴日高发期;春夏季雷暴日较多,秋季次之,冬季较少发生雷暴。雷电主要出现在12—13时和15—16时。至2010年,德清县大部分乡镇地闪密度均大于4次/km2,落雷密集区面积逐年增加,高密集区有向山区和东北部乡镇扩散的趋势。落雷的分布与地形有密切关系,西北部高海拔山区和海拔在50—200 m的低坡丘陵地带落雷密度较大。德清县莫干山至对河口水库一带、县城武康北部、洛舍和钟管镇交界一带及雷甸镇西南部均为雷电灾害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