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4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01.
浅谈雷暴的观测及记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暴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或云地之间。强雷暴的发生常伴有大风、降雨或冰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灾难,有时还直接雷击成灾。因而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工业、农业、林业及航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2.
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在预报雷暴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宏彬 《四川气象》2004,24(3):47-50
本文使用1999~2003年成都双流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雷达数值化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相互叠加。利用卫星云图能监测出强对流云团的云顶的演变过程,而雷达可对对流天气中每个单体的活动进行细微地监测。这两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是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全方位结构的有力剖析.对提高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903.
段炼  王勇 《四川气象》2004,24(4):39-42
利用1986~1996年新津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的天气个例,用天气动力学方法,讨论了新津机场雷暴天气的物理成因。结果显示:新津机场雷暴集中在4~9月,以热雷暴为主。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的大气和动力触发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04.
双流机场的初雷在3~4月份出现,出现时间在傍晚到前半夜之间,而以前半夜最多见.持续时间90%在两小时以内.双流机场初雷产生的天气形势是:700hPa本场处于辐合区内,而且需要500hPa或地面有较好的配合,属于系统性雷暴.  相似文献   
905.
梁立光  蒲明 《气象》2002,28(8):37-40
在持续了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能量不足和大气层结稳定的条件下,绵阳市在2001年9月19-20日突发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并伴有强雷暴天气发生。利用天气学原理及过程前后的能量条件等对这次突发性大暴雨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次天气尺度的低层Ω型锢囚高能舌的存在和高能区北伸是形成这次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6.
俞飞  李新芳 《四川气象》2002,22(2):35-36
低云和雷暴是夏季飞行完全保障中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雷暴由于伴随着冰雹、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雷暴云中有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因此,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也往往表现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907.
成都双流机场初雷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继业 《四川气象》2002,22(2):37-38
双流机场的初雷在3-4月份出现,出现时间在傍晚到前半夜之间,而以前半夜最多见。持续时间90%在两小时以内。双流机场初雷产生的天气形势是:700hPa本场处于辐合区内,而且需要500hPa或地面有较好的配合,属于系统性雷暴。  相似文献   
908.
新疆降雹云团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查1998-2001年4-8月的资料,得到全疆438个降雹云团。2000年降雹云团出现最多,按尺度大小将降雹云团分为雷暴云、对流云、中尺度对流系统、冷云核、系统云系云区有云团边缘6类。强以流云团是冰雹云的主体。新疆降雹云团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909.
程远喜 《湖北气象》2002,21(3):9-11
利用鄂中部分台站逐时雨量、单站压、温、湿、风等资料和PCVSAT有关资料,比较详尽地分析了2000年9月24日20时至25日08时发生于鄂中的大暴雨,认为雷暴高压为其触发机制,雨团稳定维持是直接成因。  相似文献   
910.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拟研究Ⅱ:电结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利用文献 [1]所建立的三维强风暴动力 -电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CCOPE(CooperativeConvectivePrecipita tionExperiment)计划 1981年 7月 19日的一次强雷暴过程 ,分析了该雷暴云中电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 ,讨论了起电、降水和对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感应和非感应起电机制是雷暴云电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冰相物的出现大大增强了雷暴中的起电过程。雷暴云中最大电场出现的时间与最大固态降水强度的出现基本同时 ,但比最大液态降水强度和最大上升速度出现的时间略有滞后 ,云中最大上升速度与最大液态降水强度基本同时出现。云中最大电场出现的时段正好是最大上升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回落的阶段。雷暴云中起电活动的强弱还受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冰相物出现时间的影响 ,对流运动与起电过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流运动影响着云中的凝结和冻结过程 ,从而与冰相物出现的时间有关。而仅仅依靠对流运动对正负离子的输送机制不可能产生云中接近放电的临界电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