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次雷击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7年8月7日钦州市某制药厂综合楼遭受一次严重的雷击事故的成因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2.
与一般防雷技术标准对单体建构筑物防雷的要求不同,提出了区域防雷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突出了对保护区域雷电活动路径直击雷的拦截作用,并根据闪电定位观测和研究的成果,明确了雷电第1次放电与第2次放电的时间间隔、空间距离;提出了区域防雷设计的方法步骤、风向玫瑰图的使用;规定了区域防雷的保护范围和技术要点,实现了对一个区域建构筑物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83.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1,21(4):73-74
1 天火与生命在那远古的夏季 ,人类的祖先常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寻找栖身的山洞。突然 ,一个劈雳击倒大树 ,森林被“天火”点燃 ,火焰在狂风助威下 ,无情吞噬着森林 ,可怜的动物拖着燃烧的尾巴狂奔 ,最后无望地倒在了烈火中 ;一棵棵参天大树变成了黑碳 ,有幸躲过大火的先人们被大自然神秘力量所震憾 ,对它充满了敬仰与恐惧。火———死神的舞蹈。然而大火过后 ,他们发现了火的许多好处 ,于是 ,人类学会了利用火。雷电给人类的进化送去了必须的火种。火在人类的进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时间进入了 2 1世纪 ,人类的生态系统已经变得十分脆…  相似文献   
84.
立足于风险评估的基本想法,从理论上对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进行了探索;总结了雷电灾害的作用机制和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包括雷击次数N、雷击损害概率P、雷击损失D、雷灾风险尺、防护措施的防护效率E等基本参数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参数体系,并给出了各个参数的定义和参数的决定因数.然后以雷击损失D为中心,把雷击风险划分为人身雷击风险和物品雷击风险,并分开单独处理.最后将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应用,指出了风险评估存在的不足与发展的方向,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85.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的6SigmaET软件模拟分析雷电击中古建筑接闪器沿引下线泄放时温度分布,主要包括不同种类雷击作用下,对不同材料、不同直径的引下线分别模拟其温度数值和分布特征,并和古建筑常用木材的燃点做了对比。结果显示:(1)多数情况下短时雷击引下线温升并不明显,在组合雷击后温升很明显,组合雷击后引下线的温升更易超过古建筑木材的燃点;(2)在其他条件相同下,不同材质引下线温升从高到低依次为钢、铝、铜;引下线直径越小,雷击后温升越高;(3)距离引下线越远位置温度越低,且温度随距离变远降低速率在变慢,在引下线外围10 mm处温度已基本接近常温;(4)雷电流作用于引下线后,升温迅速但降温较缓慢(300℃以上的高温持续超过100 s),这段时间内的高温容易引燃古建筑木材。该研究为古建筑防雷引下线材料、直径及引下线到木质界面的安全间距等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2007年5月20日晚雷击事故的调查,计算分析雷击可能性,得出此次雷击主要原因,给出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屏蔽线路应该使屏蔽线金属外皮接地,在电源和信号线上加装防浪涌保护器,使所有控制系统的仪表设备置于较安全电磁环境中。对于室外的仪器仪表等控制器件应接地的部分必须接地。鉴于该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建议使用地面大气电场仪。  相似文献   
87.
88.
加油站系统防雷设计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依据相关的防雷规范和设计经验,并且举例说明加油站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89.
通信工程单位因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而极易成为雷电电磁脉冲的破坏对象.分析了雷击灾害的产生因素,从雷击与电气事故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拦截、屏蔽、均压、分流和接地等方面,对其综合系统的防雷工程保护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山区恒温库的建筑、设施及周围环境,对恒温库的防雷类别进行了计算,根据实际情况,从直击雷、雷击电磁脉冲等各方面对该恒温库进行了具体的防护措施设计。对不符合规范的地方提出了整改意见,以保证恒温库的安全,从而达到降低雷电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