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硝酸根(NO_3~–)是南极冰中主要的化学离子之一,过去对冰NO_3~–记录与气候环境信息的关联开展了广泛研究。然而,不同于冰中其他化学离子,NO_3~–沉积进入层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沉积后过程,给定量解读冰NO_3~–的气候环境信息带来了严峻挑战。NO_3~–的稳定同位素构成则为定量解译大气氮的来源、氧化剂的相对丰度等提供了有力工具,受样品量(尤其是冰芯)和含量所限,目前对南极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研究仍非常薄弱。本文综述了目前南极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NO_3~–的沉积后过程和相关机制及南极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记录,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南极冰中NO_3~–稳定同位素可能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2.
123.
利用钾长石粉体合成雪硅钙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氧化钙为反应物料,在200~250℃的水热反应条件下分解钾长石。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Ca/(Si Al)摩尔比、水固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钾长石中K2O的溶出率和固相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液相中K2O的溶出率为40%~87%,固相反应产物为结晶良好硅钙石晶体。采用化学分析、XRD、SEM、DSC_TG和BET等方法对合成的硅钙石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硅钙石粉体是由长5~10μm、宽100~200nm、厚度为49~50nm的薄片纤维晶体交织成的直径为30~40μm的空心球形团聚体,耐火温度高于650℃,是制备硅酸钙保温材料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24.
新疆雪密度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29个有密度观测的气象站40 a气象资料进行聚类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深、大风、吹等因子与密度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由此建立密度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另选无密度观测的50个站40 a气象资料,用关系模型计算出各站密度,从而使有密度值的站点增加到79个,为深入细致研究新疆密度时空分布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新疆密度有明显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之分,稳定期密度是时间的函数.采用Map Gis65,结合卫星遥感资料,研制了新疆密度(稳定期)空间分布图.新疆密度的分布呈现从盆地及其周边到山地及其周边最后到海拔3 800-4 000 m以上高山带,随高度的升高密度依次升高.依据密度分布图和时间函数计算得出,稳定期新疆密度最大平均值为0.191 g·cm-3.  相似文献   
125.
青藏高原中部各拉丹冬峰雪冰记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11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冰川区不同海拔采集了3个坑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坑中δ18O和主要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风期间降水中δ18O低于其它季节,表明该地区夏季δ18O的"降水量效应"仍然存在.坑中主要离子在非季风期的浓度高于夏季风期.主要离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除NH4+、NO3-外,坑中其它离子浓度之间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各拉丹冬峰冰川区仍受到南亚季风的影响,但因其位于夏季风影响的边缘区域,其影响程度相对于高原南部较弱;同时也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在冬春季节具有较高的粉尘气溶胶沉降.  相似文献   
126.
2022-09-0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 6.8地震,震中距离海螺沟冰川约10 km,海螺沟冰川受此次地震影响如何,受到社会广泛关切。利用多时相Landsat 8和Sentinel-2光学卫星影像,基于归一化覆盖指数对海螺沟冰川面积进行监测,并利用Sentinel-1雷达卫星影像,基于像素偏移追踪技术对海螺沟地震前和震中位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6―2022年海螺沟冰川8月份面积呈波动变化趋势,与日平均最高气温具有负相关性,冰川运动速度与地形坡度和日平均最高气温具有正相关性。泸定地震未造成海螺沟冰川运动速度大范围显著增大,但对冰瀑布前缘区域扰动明显。震后冰崩直接致灾可能性较小,但增加了泥石流致灾风险。  相似文献   
127.
赖芬芬  何立富 《气象》2014,40(2):253-260
2013年11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主体位于北极圈内,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较小;南支槽平均位置大致位于80°E附近,同时,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位置偏西、偏北。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2.5 mm,较常年同期(18.8 mm)偏多19.7%。全国平均气温为3.6℃,较常年同期(2.9℃)偏高0.7℃。月内,我国出现3次冷空气过程和6次较强降水过程。东北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过程,部分地区出现暴到大暴;台风海燕给华南地区带来较大风雨影响;北方冬麦区及江南大部出现明显降水,干旱缓解;由于冷空气势力弱,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相似文献   
128.
北京2009年“1101”暴雪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种新观测资料,对2009年11月1日北京出现的60年来降量最大的初过程的发生、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初冬暴过程是在500 hPa东亚大槽斜压发展、低层锋区较强的背景下,由华北锢囚锋强迫所致。该锢囚锋是贝加尔湖南下冷空气在华北燕山和太行山地形影响下变为低层东西两股冷空气相向挤压的产物;伴随锢囚锋的形成,在北京西南37°~40°N之间形成狭窄水汽输送通道,为锢囚锋降水提供必需的水汽条件。锢囚锋区结构浅薄,主要存在于850 hPa层以下,为垂直东倾的冷式锢囚;东倾结构决定了降水落区,北京恰处于地面锢囚锋东侧的锢囚锋区中;而锢囚锋浅薄的垂直结构则决定了其强迫抬升运动并不深厚,故暴是降时间长、累积量大的结果。另外,北京雨转的发生是因降前近地面层气温下降较快接近冰点的缘故,降温主要源于前降雨在近地面层蒸发冷却的贡献;低层东路冷空气的平流作用则是降期间近地面气温维持较低的主因。  相似文献   
129.
杜岩  王姝彦 《黑龙江气象》2011,28(4):18-19,23
本文利用2000—2007年哈尔滨及12区、县(市)降资料及宾县、尚志两站1977—2007年降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冬季较大降的气候特征。对宾县和尚志的降资料按旬分析,结果表明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是进行人工增的有利时机。根据冬季降时天气回波特点,火箭增时仰角一般不超过60°。本文还对2007年11月28...  相似文献   
13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层中NO_3~-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的坑样品研究发现,层中NO3-平均浓度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湿季(4~10月)的NO3-浓度明显低于干季(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春季,在层上部出现的浓度峰,经过夏季淋溶改造,稀释并合并为稳定的浓度峰;层中各浓度峰普遍处于向下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