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篇 |
大气科学 | 278篇 |
地球物理 | 91篇 |
地质学 | 689篇 |
海洋学 | 3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77篇 |
自然地理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陕西渭北东部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与岩溶水赋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大量野外实测剖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3个海侵海退旋回,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沉积序列。沉积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从开阔海、潮下、高能、滩环境沉积层,到开阔海、低能、间歇高能环境沉积层,再到滨海、潮上、泥云坪和泥灰坪环境沉积层,岩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富水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13.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西北干旱浅层地下水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地下水是一种新的应用领域,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能直接进行地下水勘查的技术.我所自一九九九年引进法国Numis仪器以来,先后在陕西黄土区、宁南黄土区等地开展寻找不同类型浅层地下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野外成果.本文是在分析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如强干扰背景下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同一测点"8”字型与"正方形”发射线框二者勘查结果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气候因子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襄城县33年烤烟和气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微机技术.求出烤烟气候质量.并从气候质量与气候因子的单相关中筛选出相关显著为气候因子,给出了烤烟质量气候指标.分析了重要气候因子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建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3):81-86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的生态学涵义,指出构造运动既是地球大循环的动力起源,也是生态环境生物小循环的物质基础与空间载体,揭示了地质构造影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进而得出地质构造是区域生态环境形成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波浪镶嵌构造学说所揭示的构造运动规律,探讨秦岭构造带对陕西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秦岭在构造上的特殊位置导致了秦岭地区构造运动显著而复杂,从而形成中国大陆中东部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形成陕西特殊的天气系统、气候综合效应,进而在秦岭形成区成为联系广泛、成分极为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中心;构造运动规律与生态环境区域差异性之间存在一定耦合规律,波浪镶嵌构造学说揭示的构造运动规律成为揭示区域生态环境分异规律和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陕西泾阳一带奥陶系灰岩矿床的形成及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泾阳一带地层分析研究,该区以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为主,岩性岩相稳定,沉积厚度大,原始沉积构造明显,是优质水泥灰岩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王生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1,23(1):16-19
煤系介质条件作为构造形成和发育的的物质基础,必然影响断层的发育。以陕西下峪口煤矿2号煤层为对象,研究了煤层围岩介质参数与煤层小断层间的关系,确定了控制2号煤层小断层发育的4个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了预测小断层发育程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铜厂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和黄铜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89Ma和359Ma,并依据其地质特征和与铜厂岩体之间时空关系,认为早期铜矿化发生在889Ma左右,与铜厂岩体岩浆期后热液有关;晚期铜矿化则发生在359Ma左右,是伴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发生的;其矿质来源研究表明既有来自围岩的,又有来自岩体本身的;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温度集中在两个区间:高温大于300℃,低温150~200℃。该矿床为多期、复源、多种成矿作用叠加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