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浙江气象》2014,(4):47-47
围绕风力发电机的湍流模型模拟,通常都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而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一通讯》期刊上报道的一个能源研究显示,利用自然界的暴风雪,可以打造一个天然实验环境,帮助我们增强对于风力发电中风车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了解。这些研究结果可能帮助改进未来风力发电中风车的设计,进而助力风力发电厂的产能。  相似文献   
402.
利用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1962-2012年降雪期(11月至翌年3月)逐日降雪量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吉林省近50a冬季降雪期的气候特征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降雪量第一模态海温关键区在前期各季基本是一致的;影响吉林省降雪量第一模态因素有,前秋亲潮区海温偏高,导致阻塞形势的建立,前秋亲潮区海温年代际分量偏高,冬季风偏弱,有利于东南气流将水汽输送至东北地区;前秋PD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年代际分量异常,激发出后期冬季的PNA遥相关型,PNA遥相关型通过与蒙古高压的对应关系,从而与吉林省降雪量第二模态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403.
中国季节积雪资源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根据2300余个地面气象台站从1951年(或建站)到1980年逐日积雪与降雪观测资料,计算出我国年平均降雪补给量为3451.8 X 10~8m~3,冬季平均积雪贮量为535.6 X 10~8m~3,阐明了季节雪资源的地理分布规律,季节分配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指出了CO_2增温可能导致我国季节雪资源分布的区域分异倾向进一步加骤,引起北方土壤干旱化.三十年来,雪资源的波动是全球海气异常的结果.多雪冬天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相同步.雪资源的两个正、负距平时期与我国农田受旱面积的两个明显的低高值时期基本吻合.长期变化趋势准确地反映出了全球气温变化过程,并与气温变化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4.
东北地区融雪期径流及产沙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焦剑  谢云  林燕  赵登峰 《地理研究》2009,28(2):333-344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威胁到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融雪径流及其造成的侵蚀作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全区9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降雪与积雪的基本特征。利用27个典型流域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了融雪期内径流与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各地雪期长度为5~8个月,自南向北逐渐延长。年降雪量占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多在7~25%,由此形成的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达13.3~24.9%,融雪期输沙模数占全年输沙模数比例达5.8~27.7%。融雪期流域输沙模数受地貌影响十分显著:丘陵漫岗区降雪量和径流深均低于山区,但输沙模数平均为山区的2.9倍。融雪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有十分显著的幂函数递减关系。为揭示融雪侵蚀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今后应加强融雪期内流域侵蚀及产沙监测。  相似文献   
405.
无资料地区雪灾防御参数常采用周边有资料的气象站参数替代,基于气候背景相似的降雪气候区划可以为代表站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选取了降雪初终日、雪日数、积雪日数、降雪量、最大积雪深度等12个多维时间序列指标,采用Hilbert-Schmidt Independence Criterion(HSIC)核函数的有偏估计公式计算12个指标的整体相似性,对湖北省降雪气候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降雪气候可以划分为东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4个气候分区,分区的地带性分布特征与湖北省强降雪天气由北方冷空气南下产生的气候背景一致;初雪日从西北部向中部、西南部、东南部降雪区推迟,终雪日则正好相反,西北部的降雪日数和积雪日数最多;东南部代表站为黄石站,中部代表站有麻城、武汉、钟祥,西南部代表站有咸丰、巴东,西北部代表站郧西、老河口。HSIC核函数能很好处理较大年际波动的指标序列集之间的相似性,其聚类方法对湖北省降雪的气候区划较为合理,区划结果为湖北省精细化雪灾防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06.
对内蒙古冬季降雪与当年各季物理特征量之间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 ,得出冬季极涡面积指数小、强度指数大、位置偏东 ,全区降雪多 ;北半球副热带系统强 ,中西部雪多 ,东部则不利 ;中纬度欧亚纬向环流强 ,东北部和中部偏南地区雪多 ,大西洋欧洲为经向型环流或东亚槽强度弱时 ,西部雪多。前期副热带系统弱 ,对中部偏南地区到西部降雪有利 ,相反则对中部偏北到东部降雪有利 ;极涡面积指数小、强度强 ,对中部偏北到东部降雪有利 。  相似文献   
40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8—2019年大连地区两次预报难度较大的冷流性局地降雪和非冷流性局地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流性局地降雪过程500 hPa以下均为西北气流场,有较强冷平流,1 km以上风速较大。非冷流性局地降雪过程近地面至850 hPa存在风切变,近地面有辐合线,为南到西南风,850 hPa以上有逆温层。两次降雪过程均属于不稳定性降雪,地面均有中小尺度辐合线,冷流性局地降雪落区位于中小尺度辐合抬升区的下游,非冷流性局地降雪落区位于中小尺度辐合抬升区。冷流性局地降雪的水汽来自西北方干冷空气,在经过渤海海面时,海气作用使暖洋面水汽长时间蒸发辐合抬升。非冷流中小尺度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方暖湿空气的水平输送,水汽条件建立时间短。冷流性局地降雪雷达回波从渤海西北向东南移动,强回波面积大;非冷流性局地降雪雷达回波从西南向东北移动,走向与回波移动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08.
以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葫芦岛探测到的2004年4月1日的一次海面降雪过程为例,概述了雷达主要性能参数。通过分析雷达二次产品开发平台运行后得到的强度、速度、谱宽和双线偏振差分反射率等产品,探讨了海面降雪和海杂波Z值及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的取值大小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雪花降落过程中,ZDR值由正值逐渐转变到为-0.5~0.5 dB,且Z值随高度降低而增大,而海杂波Z及ZDR值空间变率不大。  相似文献   
409.
江苏夏季降水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江苏省13个代表站41 a(1960-2000年)的夏季降水资料及 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运用合成和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江苏夏季旱涝年环流特征以及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夏季降水存在明显年际变化;江苏夏季涝(旱)年500 hPa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从低纬到中高纬呈"正负正"("负正负")的高度距平分布;江苏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反相关;江苏夏季降水的偏多(少)通常与前冬北太平洋海温偏暖(冷)有关.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冷),夏季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410.
浙江2011-01—20强降雪过程降雪带南压成因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自动站、Micaps、雷达风廓线等资料和6h间隔的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浙江2011年1月20日强降雪过程中降雪带南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中低县切变配合近地面的冷空气渗透影响是强降雪发生的有利天气尺度背景;强降雪发生在低空西南急流左侧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内,且低空西南急流的南压领先于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