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667篇
海洋学   7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歧南低斜坡沙三段存在3大物源体系,其中,西部歧南水道物源体系延伸距离远,波及范围大,控制了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受歧南水道主物源体系控制,低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具"埕宁隆起物源供砂,歧南水道沟槽输砂,物源体系-坡折带联合控砂"的内在机制。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3年春季(3-4月)和秋季(9月)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的悬浮体样品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有机无机组成、粒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春季研究区内悬浮体浓度要普遍高于秋季的悬浮体浓度。悬浮体浓度最高值区位于长江口-老黄河口之间的近岸区。陆源物质为主的无机组分是悬浮体的主体成分,特别是在近岸浅水区和接近海底的底层水中尤为突出;(2)研究区海水中的悬浮体主要来源于辐射沙脊区(老黄河-长江复合三角洲)沉积物再悬浮;(3)悬浮体分布是风浪、潮流及沿岸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风浪和潮流是影响本区悬浮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和强大的潮流造成辐射沙洲海底的沉积物再悬浮、搬运和再沉积,并在苏北沿岸流的作用下向沙洲外缘输运。  相似文献   
123.
南海中建南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我国传统疆界线附近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大部分区域位于我国传统疆界线内。在对盆地近万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油气前景良好。盆地是属于早期断陷、后期经走滑改造而成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早期为断陷阶段,伸展型构造样式发育;中期为断坳-压扭或走滑反转阶段,产生走滑或压扭性构造样式;晚期为区域沉降阶段,以垂向沉积为主,无明显的构造样式发育。  相似文献   
124.
地处幕阜山西北缘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过渡部位的咸宁市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冲洪积物,与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密切相关.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钻探,查明了冲洪积物的分布范围及发育特征,以泥质充填为主、砾石分选差、磨圆差、混杂堆积等特征表明其为近源快速堆积.ESR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冲洪积物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具多期活动特征.结合前人对江汉-洞庭盆地周缘冲洪积扇堆积的研究,认为在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过程中,盆地周缘水系由山区进入盆地时普遍发育冲洪积扇堆积,其活动时代不仅限于早更新世,而是一直持续至中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言,大不安岭东坡段地区尚不具备形成大型铜矿的地质条件,如有突破,很可能是与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细碧角斑岩建造有关的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26.
秦岭各变质岩群的研究是探讨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重要内容,针对产出于南秦岭蚂蝗沟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岩石学分析,其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并含有少量石榴石.样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Eu较强烈负异常和Ce基本无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总量差异不大,且Nb,Ti显著亏损,应用尼格里指数对Si投影图和La/Yb对EREE投影图判断其为副变质岩,原岩为杂砂岩且具太古后碎屑沉积岩的特点.应用LA 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试,结果显示锆石共有四期年龄,其谐和年龄分别为780 Ma±8.8 Ma,608 Ma±2.8 Ma,450 Ma±5.5 Ma,205.1 Ma±2.3 Ma,分别是对晋宁运动第二幕、加里东运动早期、加里东运动晚期和印支运动的响应.四期年龄分别独立形成于不同区域,在最后一次构造事件发生时才共同沉积再经历弱变质作用形成黑云斜长片麻岩,变质年龄为202 Ma±5.5 Ma,与最后一期构造热事件同是印支运动作用的结果,为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证据,对认识其构造运动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陆苏 《江西地质》1996,10(4):296-303
本文对江西南波阳迭凹二叠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了初步探讨,基本阐明了龙潭组烃源岩与茅口组烃源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异同,并作了综合性的评判。同时,结合南波阳迭凹具体地质背景,提出了迭凹内高断块区不利于油气保存,宜在迭凹内低断块区进行油气勘查的观点,进而指出了具体油气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128.
岩溶地貌是整个鄂西南地区综合价值最高、数量最丰富、可代表全区地质遗迹典型特色的地质遗迹类型,具有重要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按照地质遗迹调查标准有关要求,通过对前人成果系统收集整理并开展补充调查,筛选汇总鄂西南全区重要岩溶地貌地质遗迹25处。本文将岩溶地质遗迹分为地表类型、过渡类型、地下类型三种类型,结合典型地质遗迹点对岩溶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为鄂西南地区地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130.
下园垌矿区,位于粤西南化州市境内,属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重要矿床点之一。在对下园垌地区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的资料综合预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该区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优越、资源前景丰富。主要认识有:(1)下园垌地区矿产为沉积热液改造型。(2)矿体沿丰村—下园垌倒转向斜北东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