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自1985年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动观测仪器系统,历时十六年先后对我国四大类主要水稻产区的甲烷排放规律及其与土壤、气象条件和农业管理措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野外观测实验,并对稻田甲烷产生、转化和输送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探讨了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实用措施,建立了估算和预测稻田甲烷排放的数值模型.在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转化率研究方面有一系列新的发现,在稻田甲烷产生率、排放率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以充分证据改变了国际上关于全球和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估算.在对稻田甲  相似文献   
32.
《国土资源遥感》2006,(2):19-19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3月17日在北京发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发放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将于2007年发射,03、04星研制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十一五”期间至后续5年内,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33.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 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 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 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 ha, 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 ha; 森林总碳库由4.3 Pg C (1 Pg C = 1015 g C)增加到5.9 Pg C; 平均碳密度由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增加到41.0 Mg C/ha; 年均碳汇为0.075 Pg C/a. 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 ha, 总碳库1.15 Pg C, 总碳密度3.46 t C/ha, 年均碳汇0.007 Pg C/a. 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 ha; 年均碳汇为0.014~0.024 Pg C/a. 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 Pg C/a的速率增加. (2) 在1981~2000年间, 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 Pg C/a, 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 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 为0.04~0.07 Pg C/a. 因此,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 (3) 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 为此,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地球上有众多的湖泊,它们像镶嵌在陆地之上的明珠。湖泊若按湖水矿化度的高低,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三类,其中矿化度小于1克/升叫淡水湖,矿化度为1~35克/升是咸水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称盐湖。一般来说,内流区域的湖泊往往发育成咸水湖或盐湖.外藏区域的湖泊往往演变为淡水湖。  相似文献   
35.
津沙 《海洋世界》2012,(7):32-35
在人类迈向海洋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和挑战。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海洋的?在这片既是阻隔又是媒介的"土地"上,我们迷失过,惶恐过,但最终,我们学会了"行走",甚至"奔跑"。人们址初的航海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儿,总是离不开陆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36.
莫知 《海洋世界》2010,(4):12-13
<正>近日,全球媒体纷纷报导:在孟加拉湾,印度和孟加拉国争夺得不可开交的一座小岛"消失"了。导致这座岛屿将从地图上抹去的原因并不是两国交兵,也不是地质构造运动,而是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正是海水将这座小岛变成了"暗礁"。这提醒人们,海平面上升造成陆地面积减少,甚至导致社区被淹没并不完全是耸人听闻、故弄玄虚的噱头,全球变暖的后果可能真的很严重。  相似文献   
37.
<正>碳循环不仅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表现,还直接和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相关,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稳定,因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碳循环研究已逐渐从人类CO_2排放到海洋与陆地全球分布的基本问题,转变为区域碳收支的确定,以及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全球碳循环的响应及反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1])采用大量、独立的数据进一步明确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大  相似文献   
38.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 terns of surface carbon flux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of source/sink mechanisms and projection of futur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and climat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based on a dynamic vegetation and terrestrial carbon model Vegetation-Global-Atmosphere-Soil (VEGAS) with an advanced assimilation algorithm, the local 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 (LETKF, hereafter LETKF-VEGAS). An observing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 (OSSE) framework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system,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the OSSE using leaf area index (LAI)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LETKF -VEGAS can improve the estimations of leaf carbon pool and LAI significantly, with reduc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and increas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true values, as compared to a control run without assimilation. Furthermore, the LETKF-VEGA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s of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carbon flux to atmosphere (CFta).  相似文献   
39.
Although the evidence of insect oviposition on plant organs has been reported from the late Paleozoic to the Miocene, recor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is still blank. This paper reports a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insect oviposition on plant leaf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vipositional scar is distributed on the abaxial surface of Sphenobaiera leaf(Ginkgoal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Daohugou Formatio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A new ichnospecies Paleoovoidus venustus sp. nov. is described. The scar is elliptic to oval, arranged in longitudinal rows between leaf veins with almost regular distance, with its long axis paralleling to the leaf venation. This discovery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morphology of insect endophytic oviposition probably produced by Odonata existed in a terrestrial ecosystem ~165 Ma ago. The new materials also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tudy of insect reproductive biology, plant-insect interaction and coevolution,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pal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during that time in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40.
加拿大地盾     
《地图》2014,(1):8-9
加拿大地盾(CanadianShield)是北美大陆从加拿大中部延伸到北部的古岩盘,大致上围绕啥得孙湾,主要是由距今约45亿年前~5.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构成,覆盖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约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一半,也是加拿大的地理核心。由于地盾上的地表大多是;中刷的沉积物或;水川侵蚀的余物,一般不适于发展农业,但这里的针叶林却是无价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