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根据湖北省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湖泊和陆地区域的地闪频次、极性、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和波头陡度等雷电参数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湖泊与陆地的雷电参数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10 a闪电频次呈明显减少趋势,正地闪比例呈上升趋势;陆地比湖泊区域的闪电频次多,春夏季湖泊和陆地闪电频次差异明显,其中,夏季陆地闪电频次比湖泊多21.1%;湖泊和陆地闪电频次日变化大致呈单峰型,13-18时陆地闪电频次比湖泊多39.7%。湖泊地闪密度比陆地小,湖泊和陆地平均地闪密度分别为2.96次·(km-2·a-1)和3.47次·(km-2·a-1)。湖泊的平均雷电流幅值较陆地大;湖泊和陆地的平均雷电流波头陡度变化不大,相差一般在1 kA·(μs)-1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美国政府气候数据中心的消息,2010年的6月份是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6月,这也是连续第4个月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纪录被打破。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认定,2010年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说法,已经过去的这个6月是连续第304个平均全球陆地和地表温度高于20世纪的月份。上一个低于平均气温的月份是1985年的2月。  相似文献   
14.
Milankovitch理论被推翻了还是被证实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基 《冰川冻土》1994,16(4):363-370
Devils岩洞50万年气候记录所反映的气候轮回似乎不存在准周期性变化。Broecker认为,DH-11δ18O序列的定年分析是空前出色的。倒数第二次冰期结束时间虽然比深海记录仅早了1.7万年,却足以构成对Milankovitch理论的挑战。Shackleton反驳说,由于Devils裂隙一直流满着水,水中过量的230Th造成断代误差高达5千年。Imbrie的分析表明,如果把Devils年代强加于  相似文献   
15.
冷空气爆发时陆地边界层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雷鸣  赵鸣 《大气科学》1993,17(2):239-248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分别模拟了平坦地形及规则山地情形下冷空气爆发过程,并模拟了无冷空气时天气演变过程作为比较.模拟结果合理地给出了冷空气爆发后边界层内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如大风的出现、风向的改变、动量通量的增大、气压的升高等.  相似文献   
16.
17.
陆地下垫面特征对区域能量平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耀存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95,14(3):325-333
陆地下垫面性质的变化将会改变地气系统之间的能量平衡和转换过程,进而影响到区域气候环境。本文主要进行了陆地下垫面特征变化对区域能量平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利用三维地气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我国华北部分地区的地面能量平衡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陆地下垫面特征其地面能量分配和转换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区域气候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这一结果可为人们通过改变地表特征的方式改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气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面积量测是一项基本建设工作,它为生产部门提供确实可靠的数据。当前在国土开发和整治中,在农业区划和规划中,都需要正确可靠的面积数据作为基础,它是土地资源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地图上量测面积,既是一个方法问题,又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应该通过地图制图工作者和地理学者共同研究,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901-1995年气候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净吸收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and carbon flux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empirical model directly calculating soil respiration rate. Our model shows that during 1901-1995, about 44-89 PgC (equals to 0.5, 0.9 PgC/yr respectively) were absorbed by terrestrial biosphere. The simulated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after the 1930s was close to the estimated value of" missing C sink” from deconvolution analysis. Most of the total carbon sink happened during 1951-1985 with the estimated value of 33-50 PgC. Three major sinks were located in the tropics (10°S-10°N), Northern mid-latitudes (30°-60°N) and Southern subtropics (10°-40°S). During 1940s-mid-1970s, carbon sinks by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decreased after the mid-1970s. These may be due to the ch anging of climate condition, as during the 1940s-1970s, temperature decreased and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while after the mid-1970s, an opposite climate situation occurred with evident increasing i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in precipitation. Usually, warmer and dryer climate condition is not favor for carbon absorption by biosphere and even induces net carbon release from soil, while cooler and wetter condition may induce more carbon sink. Our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carbon flux is particular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 precipitation effect despite of temperature effect. The changing of climate in the past century may be a possible factor inducing increases in carbon sink in addition to CO2 and N fertilizer.  相似文献   
20.
陆地地貌是自然景观的基础要素,是地球各大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界面。来自宇宙和地球内部的各种能量在地球表面的相互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陆地地表形态,而陆地地貌形态的复杂性和成因的多元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候条件的空间分异、生物群落类型的分化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因此,地貌类型的识别和地貌过程的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是研究和理解自然地理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