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487篇
海洋学   4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115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982.
983.
湿地需警惕的外来入侵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湿地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地表径流影响、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湿地也是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系统,许多外来入侵物种,给我国湿地环境造成了  相似文献   
984.
<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湿地研究园,始建于1993年,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世界知名湿地和生态工程科学家William J.Mitsch教授,为该校学生提供的一个规范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85.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省级保护区,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境内,位于北纬38°~42°,东经98°~101°之间,主要包括黑河流域中游干流分布的湿地。保护区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途径西部路线的中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反复交替,形成了境内湖泊、沼泽、  相似文献   
986.
《地理教学》2009,(3):46-47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宏观地看,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物种变异甚至灭绝。例如,由于近年来冬季气温经常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导致某些需要冬眠的动物因感受不到寒冷而不再冬眠,一些候鸟不再南迁;但暖冬里照样缺乏必需的食物,  相似文献   
987.
以北京东北3个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和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参照3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比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耕地变化最明显,共减少264.38 km2,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72.19,0.17 km2,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则分别增加63.76,19.94,253.05 km2。(2)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6—2005年呈下降趋势,依据3种价值系数计算分别下降5.22,3.68,36.49亿元,且离城区中心越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越快。(3)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减少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8.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并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城市群生态赤字巨大.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不容乐观,人类活动的负荷超过了该地区的生态容量。简要分析了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9.
990.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物生态学与动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将优先发表。本刊还刊载干旱区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消息和书刊评价等内容,同时还免费刊登有关国际地理学合作研究信息、国际会议通知、英文版新书介绍、地理专业招聘、招生启事等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