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胶州湾遥感研究Ⅱ.动力参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从卫星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平均高潮线水域面积和水边线水域面积推算零米以下水域面积,以及结合潮位实测资料推算海湾纳潮量与沉积速率的方法,得出胶州湾现有(1988年)零米以下水域面积为257km~2、纳潮量为9.48×10~8m~3。这些数值比历史数据减小。胶州湾1963—1988年间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4cm/a,是1915—1963年间的2.7倍。文中还对湾口最大涨潮流速的推算方法进行了探索,应用于胶州湾得出最大涨潮流速为1.2m/s,也比历史数据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2.
GLAS星载激光雷达和Landsat/ETM+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脚印激光雷达数据和野外观测数据,该文提出一种获取脚印点内森林生物量的新思路,并结合陆地卫星数据应用于长白山地区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首先,基于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激光雷达波形指数与脚印点内实测平均树高的回归模型,估算全部脚印点内的平均树高;然后根据脚印点内样方的野外观测数据(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以及它们与样方生物量的拟合方程估算没有野外调查数据对应的脚印点的生物量;最后对3种森林类型的脚印点森林生物量在各森林覆盖度条件下进行分层分区统计得到生物量等级图。验证比较遥感估算的生物量与野外调查数据推算的生物量,总体误差在0~30(t·hm~(-2))之间,均方根误差为14.66(t·hm~(-2))。  相似文献   
53.
基于TM时相特征的耕地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处于农作物生长期的耕地易与林地混淆、处于收获期的耕地易与裸地混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序特征值进行耕地信息提取的思路。针对不同农作物生长期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时相耕地指数(Time Phase Cropland Index,TPCI)以提取耕地区域,提出了时相水田指数(Time Phase Paddy Index,TPPI)以区分水田、旱地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水田、旱地的提取难度,且耕地、水田和旱地的提取精度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54.
南极冰盖科考区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为第21次南极冰盖科学考察队提供正射影像图,阐述了南极大陆,采用ETM 卫星遥感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图的过程、方法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55.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spectral and textural features of Landsat TM imagery with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in wetlands of the Sanjiang Pl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Semi-variograms and Z-test value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separability of grey-level co-occurrence texture measure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The degre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howed that window sizes of 3×3 pixels and 11×11 pixels were most appropriate for Landsat TM image texture calculations. The tex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occurrence entropy, dissimilarity, and variance texture measures, derived from the Landsat TM spectrum bands and vegetation indices provided the mo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Subsequently, a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ART)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re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redictors: 1) TM imagery alone (TM-only); 2) TM imagery plus image texture (TM+TXT model); and 3) all predictors including TM imagery, image texture and additional ancillary GIS information (TM+TXT+GIS mod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MLC)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hree classification trees predictive models reduced the overall error rate significantly. Image texture measures and ancillary geographical variables depressed the speckle noise effectively and reduced classification error rate of marsh obviously. For classification trees model making use of all available predictors, omission error rate was 12.90% and commission error rate was 10.99% for marsh.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portable,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and should be applicable in other settings and over larger extents.  相似文献   
56.
针对如何在时间序列尺度上利用多源时空融合方法高精度地重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字典学习样本空间的单数据对稀疏学习融合算法,并利用现有稀疏学习算法、STARFM算法以及半物理模型对Landsat与MODIS卫星数据进行双向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尺寸及空间的拓展,改进后的稀疏学习算法能够获得比原始算法、STARFM、半物理模型等算法更优的融合结果,其中ERGAS可达15.0以内、SSIM可达84%以上,并且融合质量对高、低分辨率图像间的空间尺度差异性不敏感。通过采用更高效的在线字典学习算法,该融合方法的处理效率与应用价值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57.
1Introduction Satelliteimagerycanbecomeavaluablecompo nentina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data baseonlyafterithasbeengeo referencedtoaground coordinatesystemwiththedesiredprojection(Mei,etal.,2001;Wang,etal.,2002).Allimagesre ceivedatagroundreceivingst…  相似文献   
58.
59.
遥感技术是目前获得河口地区及近海水域泥沙分布与扩散的有效方法,多采用美国Landsat系列的多光谱扫描仪(MSS)和专题制图仪(TM)、NOAA气象卫星、法国SPOT卫星资料和前苏联的联盟号以及我国的国土卫星资料等,即将发射的美国海洋卫星将为本项研究提供新的途径。资料的形式有磁带(CCT)和卫片两种,目前世界上以陆地卫星资料应用最广,这主要是由于它有资料商业化、易于获得、资料系列长、重复周期短、可监测动态変化及影像分辨率适中(MSS像元空间分辨率为80m,TM为30m)等优点。 河口区泥沙受河流径流、潮流、风浪等多种动力因素影响,悬浮泥沙的含量和颗粒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河口悬沙的时空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用常规测量方法难以了解其变化规律,而遥感的多时相、多波段可监视泥沙扩散的动态变化;同时,陆地卫星图象覆盖面积较广(185×185k㎡),不同图幅的拼接、镶嵌技术也已完善,故可监测河口区泥沙扩散的空间变化。因此,遥感技术弥补了常规手段的费时、耗资、资料不同步、周期长、难以反映多变的黄河泥沙的动态变化等不足。本文根据1989年8月黄河口海区表层泥沙实测资料与天气条件大致相同的遥感资料(磁带)进行了相关分析,定量研究黄河泥沙入海后的扩散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0.
综述了美国陆地卫星计划过去25年来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Landsat系统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