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2篇 |
免费 | 502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2篇 |
大气科学 | 337篇 |
地球物理 | 323篇 |
地质学 | 370篇 |
海洋学 | 162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129篇 |
自然地理 | 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61.
有限差分实现简单、速度快,作为地震波场模拟一种有效数值方法,被广泛用于正演计算密集的波形反演和逆时偏移中.三维地震波正演模拟计算量大,一直以来制约着三维叠前逆时偏移和反演的工业化应用,GPU通用计算技术的产生及其内在的数据并行性有望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GPU上的实施,利用片内共享存储器实现了三维地震波数值模拟的高效算法,取得了较单核CPU快79x~108x的加速比;通过区域分解技术将单GPU上不能计算的地质体模型沿Z轴方向进行粗粒度分解,采用消息传递接口交换边界数据,运用MPI+CUDA的方式实现了大尺度三维地震波场模拟,并着重分析了影响GPU并行计算效率的一些关键因素.大尺度三维地震波场模拟的加速实现,为促进叠前逆时偏移和波形反演技术的工业化转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重建的三维建筑物模型存在三角形面元数据量大的问题,该文探索了一种基于平面结构保持的建筑物模型简化方法。使用双边滤波处理模型的三维网格,从而抑制平滑区域的网格起伏和保留过渡区域的边缘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增长法提取有效的平面结构分布。将边折叠算法和平面结构约束融合,设计边折叠运算的代价函数,以迭代的方式删除多余边,直至满足模型精简的条件。通过实测数据处理并与现有先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压缩99.5%的数据量并保持良好的建筑物结构形态,在建筑物简化建模方面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166.
167.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内填墙板屈服强度分别为100 N/mm2、160 N/mm2和235 N/mm2的半刚性框架-密肋网格钢板剪力墙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三个模型在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墙板面外变形、应力反应、加速度响应及层间剪力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震下屈服点越低的墙板越早进入塑性状态并开始屈服耗能,其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平面外塑性变形越大,刚度退化越明显.同时,内填墙板仅出现局部屈曲,且先于周边框架进入塑性阶段,梁、柱及节点未发生明显变形,结构未发生整体面外屈曲,受力模式符合“强框架、弱墙板”的设计理念,密肋网格的设置提高了墙板的面外约束刚度,限制了墙板的平面外变形. 相似文献
168.
169.
提出一种结合网格模板和最小欧式距离准则的图像自动拼接方法。方法选取图像重叠部分作为处理对象,运用边缘检测自动获取基准图像特征块,并提出基于网格模板的最小欧式距离准则用于计算匹配点,最后使用图像融合技术消除接缝。应用证明该方法拼接准确快速,实现简单,适合大部分图像拼接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