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843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48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利用1961年1月—2014年12月Hadley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NECP/NCAR逐日风场、比湿等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东部(EP)型和中部(CP)型两类El Niňo事件次年夏季长江-黄河流域降水(简记为EP型和CP型降水)低频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低频水汽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E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最显著)以及20~30 d(次显著)低频周期;C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的低频显著周期。与之相关的纬、经向水汽通量最显著低频周期也为10~20 d。2)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共同的低频水汽环流系统主要有: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和渤海湾附近(日本东南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另外,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的还有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对和贝加尔湖西、东两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3)EP型降水暖湿水汽主要源自南海,冷湿水汽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冷空气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和贝加尔湖西北侧。CP型降水暖湿水汽少量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大量来自热带西太平洋,冷空气主要来自贝加尔湖西北侧。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历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政  朱翔  李霜霜 《地理学报》2021,76(4):799-817
城市群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群中城市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联系形态,代表了城市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扩张模式与发展特征.本文选取中国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1990-2019年的LULC、Landsat等图像资料以及城镇人口等数据,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格网系统建立、城镇扩张程度计算、扩...  相似文献   
7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urbidity, water depth, salinity (using an Optical Backscatter Sensor (OBS)), and current velocity (using a Current meter (SLC9-2)) in the South Passage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over a spring–neap period in February 2003 (dry season). The turbidity measured via OB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which was highly variable.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SSC in the middle layer ranged from 110 to 1400 mg/l. The minimum SSC occurred during a late ebb tide, and the maximum SSC occurred during a late flood tide. On average, the SSC was 1.5 times higher during flood tide than during ebb tide. Vertically within the water column, SSC increased downward, with the ratio of SSC measured near the bed to that measured at the surface ranging from 1.90 to 18.3.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SSC is jointly governed by tides and wind-induced waves, whereas the vertical variability in SSC i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gravity and vertical water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74.
长江下游鳊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APD技术对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引物对鳊鱼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8个位点,分子片段在0.2~2.0kb之间,其中多态位点83个,占46.63%;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326,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0476,平均遗传距离为0.0885;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93,Shannon多样性指值为0.0986。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比,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75.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岸线资源是特殊的国土资源,岸线资源评价是岸线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往的研究仅从自然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条件的考虑鲜有涉及。为了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根据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的特点,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生态因素,构建了岸线前沿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陆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六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合理的评价单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ArcGISEngine开发包,在完成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长江岸线南京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三峡坝库区的地壳稳定性,根据奥陶-侏罗纪地层中构造变形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了秭归龙会观5.1级震区及其邻区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东向,主张应力为北北西向;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新生代以来应力场基本一致;晚第三纪以来,该区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77.
长江沿江地区化工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辉  段学军 《地理研究》2019,38(4):884-897
基于企业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长江沿江地区2000—2013年化工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和江苏沿江地区;中上游部分地区化工产业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由3个主要热点区发展到20余个不同规模大小的分布热点,成为化工产业新兴“增长极”;城市主城区化工产业减少而远郊区县增加,分布热点变化也反映了化工产业“郊区化”“园区化”的过程;相对低端基础的行业呈现集聚趋势,其中肥料业集聚明显;相对高端精细的行业呈现扩散趋势,其中合成材料业分散化明显;地区化工产业增长受到环境规制、外商投资、交通区位等因素显著影响,外商投资和交通区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呈现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8.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作为河口海岸重要子系统的三角洲正在发生快速变化。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东海交汇处,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对邻近区域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和强烈人类活动引发了三角洲系统状态转换,因此以往基于恒定系统状态而获得的有关长江三角洲的认识已不能满足未来需求,迫切需要对未来海面变化、极端事件、流域与河口工程影响下的三角洲物质循环条件、物理过程、地貌冲淤演化、源-汇格局调整等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三角洲系统行为、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建设中,应重视从海面到海底的综合立体观测系统的发展,以获取关键数据;基于三角洲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三角洲本征态和衍生态的谱系理论。未来需针对系统状态转换而调整原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以便保护自然资源、重建生态系统,更好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绘长江三角洲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79.
《地图》2019,(1):36-4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着眼全局,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80.
针对陈镇东先生于《Geophys.Res.Lett.》2000年27卷3期提出的"三峡大坝将减小东海的上升流并降低东海生产力"的观点认为,陈先生在其方法的适用性、严密性和观测事实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研究分析表明,三峡大坝不仅不会减少长江的年径流量,不会减小东海的上升流,反而可通过减少长江泥沙入海通量而增加近岸水体的光可得性,从而提高长江口及东海近岸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