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30篇 |
免费 | 1161篇 |
国内免费 | 18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7篇 |
大气科学 | 3942篇 |
地球物理 | 1283篇 |
地质学 | 1763篇 |
海洋学 | 1192篇 |
天文学 | 121篇 |
综合类 | 481篇 |
自然地理 | 4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184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251篇 |
2014年 | 473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462篇 |
2011年 | 385篇 |
2010年 | 406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497篇 |
2007年 | 434篇 |
2006年 | 380篇 |
2005年 | 458篇 |
2004年 | 442篇 |
2003年 | 465篇 |
2002年 | 483篇 |
2001年 | 485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城近郊区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城近郊1986-1995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季对各气象要素与接警次数作曲线拟合和相关分析。在对单个气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权重系数,建立了各季城市火险气象等级的短期、中期预报方程。经回代和试报检验表明,该预报方法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2.
63.
历史地震宏观烈度资料指史料中对地震破坏程度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地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有仪器记录地震波形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历史地震震源参数的估算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4.
随着RS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地球资源卫星景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解决国家1:5万地形图采用传统方法更新的高投入、低速度的矛盾,以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的可行性和一些具体的做法谈一点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5.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6.
67.
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科技信息作为学科窗口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在阐述地震科技信息重要性的同时,又从本学科的基础、社会的需要、领导层的决策、多学科的利用及后效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地震科技信息的综合价值,提出了发展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地震科技信息逐步社会化的远景。 相似文献
68.
为有效引入"流依赖"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同时降低集合预报带来的计算量,尝试通过优选与同化时刻天气形势更相似的历史预报样本,并结合预报过程中的时间滞后样本,将两种样本引入集合-变分混合同化系统中,构建基于优选历史预报样本和时间滞后样本的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单点观测理想试验表明,优选历史预报样本结合时间滞后样本,既能够缓解样本不足所导致的采样误差,又能够为同化系统提供"流依赖"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连续一周的循环同化及预报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ERA5资料和探空资料,三维变分方案整体表现稍差,样本组合混合同化方案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且比仅用时间滞后样本的混合同化方案有所改进;降水评分整体也表现最优,尤其对中雨和暴雨的模拟改进较明显,较好地模拟出了强降水中心的强度和位置,且改善了降水过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典型生态系统氮氧化物释放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氧化物(NOx)是全球氮循环的重要形式,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污染气体。近年来随着人为源NOx排放量的逐渐下降,自然源NOx的释放通量及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NOx的来源、气候和环境效应、释放通量估算方法和典型生态系统中自然源NOx释放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然而,目前对不同生态系统NOx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建立NOx标准测定方法和通量估算方法,对不同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及湿地NOx的源汇格局,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人为氮输入的影响等开展系统地研究,才能准确评价不同生态系统对大气NOx的贡献及变化趋势,完善全球氮的收支平衡研究。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