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2019年1月铜仁市发生了中到重度污染过程,本文利用铜仁市城区逐时环境监测资料,高空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污染天气发生时,铜仁上空是高压脊或一致的西南气流,地面为冷高压或均压区控制,气压梯度小,风小;当转为高空槽前,地面有冷空气补充,气压梯度增大时,污染物浓度得到降低。同时风速和相对湿度大小跟污染物浓度也有一定关系,地面风速小,空气干燥时,污染物浓度增加;相反,风速增大达4m/s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增大达90%以上,特别是明显的雨雪天气发生时,污染物浓度得到快速降低。另外,污染天气伴随有近地层逆温层持续影响,逆温层厚度越厚,且逆温强度越强,抑制了大气垂直方向的湍流交换,有利于污染物浓度累积增长。受梵净山地形阻挡作用,当近地层为弱偏东风影响时,污染物不能翻越梵净山向西扩散,会在山的东侧堆积,导致铜仁城区污染物在本地循环累积,污染浓度维持较大值。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铜仁市空气质量预报及污染防控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2.
西峡县持续大雾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6年1月21~22日西峡县持续大雾为例,分析了持续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925 hPa以下的逆温层是大雾生成和维持的关键,且逆温强度与大雾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近地面层充足的水汽是大雾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夜间辐射、低层微风是大雾形成的降温和风力条件。  相似文献   
163.
北京及周边地区2003年夏秋季气溶胶和云滴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2003年夏秋季利用机载PMS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进行的不同天气状况下6次气溶胶粒子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及周边地区气溶胶粒子的分布,在不同天气背景时有较大差别.粒子平均浓度的最大值为3.46×102cm-3,最大粒子浓度为5.26×103cm-3,相差一个量级;粒子平均最大直径为1.392μm,最大直径为2.75μm.粒子平均浓度的最小值为25.7cm-3.在有雾的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粒子浓度在近地层基本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粒子尺度变化较为复杂.在阴雨天气情况下,气溶胶粒子浓度和尺度都有增加的现象.另外,逆温层底存在明显的气溶胶粒子累积.0℃层以下气溶胶粒子呈单峰分布,0℃层以上气溶胶出现双峰结构.小云粒子一直是多峰结构,峰值直径分别在3.5μm、12.5μm、23.5μm处.  相似文献   
164.

在寒冷的冬天,冷空气袭击后,天气转晴,风力逐渐变小,气温缓慢回升,人们会感到空气越来越污浊,如果地面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会出现浓雾遮天蔽日,空气呛鼻刺眼,污染更加严重,对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呢?原因是在冬季大气的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165.
北京城市重烟尘雾与水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小刚  王强 《气象科技》2004,32(6):404-409
分析1999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北京城市雾综合性观测试验中5次雾过程的实测资料,对如何区分重烟尘雾与水雾过程给出了判定方法,并对重烟尘雾与水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作了探讨。主要结论为:从能见度、相对湿度、长波辐射平衡3个方面可以区分重烟尘雾过程和水雾过程;由于重烟尘雾和水雾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对城市大气边界层结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造成它们在相对湿度逆温层、风速分布、水汽变化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6.
研究暴雪雷达回波特征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暴雪短临预警预报与服务工作。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非常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中尺度分析、回波形态分析等方法,对江西2014年、2016年和2018年3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暴雪过程大多数发生在赣北、赣中地区,除高山站庐山外,九江、修水和南昌也是降雪中心,最大雪深12.6~20.0 cm,降雪区最南可到达吉安西部和赣州北部。暴雪天气的主要系统配置:500 hPa处高空槽前,850 hPa和700 hPa为切变线、西南急流。在降雪前,1000 hPa温度在0℃以上;降雪出现时,1000 hPa温度在0℃以下,大雪时可达-4℃;700 hPa与1000 hPa温度比较接近,并且700 hPa温度高于850 hPa,出现明显逆温层。雪回波一般在5~20 dBZ,暴雪回波强度在30 dBZ左右;降雨回波强度20 dBZ,为20~40 dBZ;雨夹雪回波中,最强雨回波可以发展到40 dBZ以上,呈团絮状回波结构。暴雪反射率因子垂直结构上回波伸展高度在5~7 km,2~3 km附近有20~30 dBZ的较强回波带。径向速度场上,零速度线在1.5~2 km,其以下为负速度区,以上为正速度区。在雷达拼图上可以同时观测到雪回波、雨夹雪回波和雨回波三种相态共存的回波特征。上饶风廓线上0.9~3.2 km存在偏东风与偏西风的风切变层。雪在TWP3和TWP8两种风廓线雷达上表现不同,信噪比SNR分别为:20~35 dB和35~50 dB;而垂直速度W为0~4 m·s~(-1)。  相似文献   
167.
白天谷地逆温层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二维数值模式模拟了谷地白天边界层的发展过程.通过求解大气动力.热力学方程组.模拟出了谷地上空的温度场、流场以及在两种不同层结条件下的湍流动能q~2的分布特征.从而对白天谷地上稳定层结(或逆温层)的生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模拟出的温度分布廓线等与有关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8.
对2003~2005年荆门市4次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年(2003-2005年)荆门市出现的4次暴雪天气过程,并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对2005年3月12日荆门暴雪过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荆门市暴雪天气的发生,既与地面冷高压和500hPa西风带低槽有关,还与中低层西南暖槽、西南气流和温度层结有关,做好荆门市暴雪天气预报,也应围绕这四个要素进行。  相似文献   
169.
李岩瑛  张强  陈英  胡兴才 《中国沙漠》2014,34(1):206-214
应用西北干旱区沙尘暴源地甘肃省民勤县1971-2008年共1 811个大风/沙尘暴个例的逐日08:00和20:00高空资料、降水、日最高气温以及沙尘暴实时资料,详细探讨了不同月份和季节干湿变化、沙尘暴强度、沙尘暴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沙尘暴发生时4-5月最大混合层较厚,在2 500 m以上;而强沙尘暴发生时6-7月较厚,7月最厚为2 530 m。3-8月沙尘暴发生时最大混合层厚度低于大风发生时的200~400 m;4-5月下午沙尘暴发生时最大混合层较深厚,在2 700 m左右。沙尘暴持续时间与最大混合层厚度成反比。(2)沙尘暴发生时扰动和锋面逆温频次多而强,扰动逆温明显较强,达2.5 ℃/100m,锋面逆温高度在700~1 000 m,扰动逆温高度在150~400 m之间;而大风发生时辐射和锋面辐射逆温频次多而强,强沙尘暴发生时锋面逆温明显较强,这说明沙尘暴多由风场的剧烈扰动和锋面过境引起。(3)白天800 hPa以上有干气层存在,夜间干暖和逆湿现象显著。近地层越干冷、西北风越强,强沙尘暴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70.
咸宁市一次雨淞天气与一次暴雪天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能根  张艳 《湖北气象》2004,23(4):9-11
使用汉口历史探空资料以及有关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69年2月中下旬和1984年1月中旬发生在鄂东的一次雨凇天气与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天气过程发生前,在500hPa贝加尔湖附近有一横槽,槽前有冷涡;中低纬地区均有一南支槽,在中低层降雨(雪)落区附近有冷空气楔和逆温层存在;不同的是,降雪天气气温整层处在0℃线以下,而雨淞天气发生前850hPa附近有0℃以上的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