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44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江西东乡火山岩地区,金矿成矿条件有利,除产有虎圩金矿床外,其南侧外围地区还发育有银丰源,欧家等多处金矿点,成因皆属与中生代燕山期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无论是虎圩矿区还是其外围地区均有良好的找矿远景,并进一步指明了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2.
保山断陷盆地第三系沉积体系及含气远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103.
十万大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盆地地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共原型盆地经历了镀嵌、交错、披盖、再镶、交错、披盖、再镶嵌等四个叠置过程。其构造发展由正反转向负反转变化,以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后保留的基底部分卷入的冲断-推覆构造形成占主导,并发育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斜坡带  相似文献   
104.
“勉略宁”区金矿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贵金属地质》1998,7(4):281-287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本文通过对几个金银矿点的新发现及区域上与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本区具有利于成岩成矿的构造(不同方向构造的迭加、改造及北西向断裂对银矿化的控制),具有利于金银矿化的岩浆活动(中酸性岩岩脉及隐伏岩体),可能的矿源层(寒武系浅变质炭质页岩等),提出了找矿远景地段。 本文论述了本区特有的化探找银效果;提出“重点突破、区域展开”的找矿方针及利用化探资料找银的方法,利用金“矿苗”追根索源,用化探扫面与矿产普查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找金。  相似文献   
108.
吉林省敦化市团北区锡、钼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的西侧和东侧内接触带中,斑岩体西部以银、锡矿化为主,东部以钼矿化为主,矿化类型为斑岩型。矿体受北东向主断裂及其分支断裂所控制,区内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导矿构造,北西向为主要的容矿构造。区内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特征明显,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9.
吉林省集安沿江一带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集安沿江构造.岩浆岩带沿鸭绿江断裂带展布,主体由鸭绿江深断裂和与之平行的一系列次一级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构成,在带内还发育有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目前带内已发现金、铅锌矿床(点)及多金属矿床(点)多处,展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凤娟  张喜周  沈柳生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2-135,161
安妥岭斑岩体发育在上黄旗-乌龙沟、岭南台-紫荆关两深断裂所夹持部位,属多次侵入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岩体规模较小,形态为整体向南倾、向南东侧伏的椭圆状,蚀变强烈具一定分带性;受次级近EW向韧性剪切断裂带、NE向韧-脆性断裂带、NW向横张断裂控制,这些特征均可与国内、外含矿斑岩体相类比。因此,本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