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775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71.
正近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定位,全力助推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的地质调查队伍,努力推动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姜大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在助推找矿突破、服务民生、支撑矿政管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强调,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全局中的位置,切实做到定位准、思路清、方向明。要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  相似文献   
972.
《地震科学进展》期刊简介:本刊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2020年第1期由原刊名《国际地震动态》变更为本刊名,是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月刊。本刊是地震系统内容覆盖面广的优秀刊物之一,创刊51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刊宗旨和出版质量经久不衰。本刊以多种形式刊登国内外在地震预报、地震预防和地震应急等防震减灾工作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本刊设有综述与评述、学术论文、地震科普、重大工程与科研项目进展、探索与争鸣、中国地震学会动态等栏目,本刊以出版周期短、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73.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矿产资源评价新进展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目前是中国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地区之一,但成矿条件十分有利。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成矿区部署的“雅鲁藏布江成矿区铜多金属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目前已控制了4个大型铜矿床、1个大型铅锌矿床、3个大型富铁矿床的雏形,新提出了一批可供进行预查或普查的新矿产地,中国西部又一大型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的前景在西藏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974.
卫星热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强地震前存在热异常。异常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异常的时空分布与异常区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季节、天气等因素有关。内陆地区的地震前常产生热红外异常,而沿海地区的地震前则更容易出现潜热通量异常。红外辐射可以通过卫星红外通道的传感器观测到。而潜热通量可以使用微波遥感观测资料计算或红外遥感与地面观测资料联合反演。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地震前的热异常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应该能在地震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5.
976.
卫星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卫星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技术的应用离实际的预报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7.
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于1987年正式建站。近20 a来,开展了水、土、气、生等多方面的长期监测与试验,并以环境变化下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研究为主线,以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为核心,对贡嘎山及其邻近地区的现代自然生态环境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冰冻圈演化与动态和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等展开了多学科研究,为推动我国山地科学和森林生态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近20 a来贡嘎山站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78.
中国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吴后建  王学雷 《湿地科学》2006,4(4):304-310
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介绍了即将开展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指出对这些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恢复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和准确的评价,不仅是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也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进一步的实施提供重要指导。在系统总结中国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中国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中国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①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和评价思路的拓展;②湿地生态恢复监测的加强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③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参照系统与评价标准的确定;④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湿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⑤加强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因子敏感性和贡献率分析;⑥加强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后的生态恢复机理和模式的总结研究;⑦加强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对后续恢复工作的指导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979.
安顺清等(第2).帕尔默旱度指数方法在全国实时旱情监测中的应用水科学进展,2007,18(1).  相似文献   
980.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2):135-135
1997年6月4日,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其战略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