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07篇 |
免费 | 1787篇 |
国内免费 | 20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8篇 |
大气科学 | 3983篇 |
地球物理 | 2026篇 |
地质学 | 3470篇 |
海洋学 | 876篇 |
天文学 | 198篇 |
综合类 | 721篇 |
自然地理 | 1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300篇 |
2022年 | 409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312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69篇 |
2016年 | 244篇 |
2015年 | 344篇 |
2014年 | 654篇 |
2013年 | 526篇 |
2012年 | 636篇 |
2011年 | 580篇 |
2010年 | 578篇 |
2009年 | 643篇 |
2008年 | 677篇 |
2007年 | 600篇 |
2006年 | 523篇 |
2005年 | 583篇 |
2004年 | 568篇 |
2003年 | 576篇 |
2002年 | 425篇 |
2001年 | 434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273篇 |
1998年 | 305篇 |
1997年 | 246篇 |
1996年 | 270篇 |
1995年 | 258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54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2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8篇 |
197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Water tank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nvection flow induced by bottom heat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mbient wind on the flow in non-symmetrical urban street canyons based on the PIV (Particle Imag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Fluid experiments show that with calm ambient wind,the flows in the street canyon are completely driven by thermal force, and the convection can reach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the street cany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tions also appear above the roofs of the buildings. These are the conditions which favor the exchange of momentum and air mass between the street canyon and its environment. More than two vortices are induced by the convection, and the complex circulation pattern will vary with time in a wider street canyon. However, in a narrow street canyon, just one vortex appears. With a light ambient wind, the bottom heating and the associated convection result in just one main vortex. As the ambient wind speed increases, the vortex becomes more organized and its center shifts closer to the leeward building. 相似文献
142.
对一次盛夏苏北飑线过程采用区域三重嵌套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给出了飑线径向剖面的概念模型图。结果表明:模拟的飑线与实际飑线非常接近,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利用模拟的线状强降水带及其降水强度来确定模拟飑线的位置和强度是可行的。飑线成熟期,飑线处存在强辐合区、强垂直上升运动区以及假相当位温的高值区,三者均呈柱状向上伸展;飑线前方(飑线移动的方向),低层有位温高值的入流,为飑线带入大量水汽和能量,后方低层有浅薄入流;飑线过境时地面风向发生急剧变化;飑线中层位温值大致不变呈中性层结,这与对流凝结潜热释放有关。该飑线过程可大体看成是假绝热过程,并具有重力波的非平衡性质,其生成演变中存在多尺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3.
144.
简便实用的GPS网平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解先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6,21(3):273-276
采用数值微商求偏导数的方法,从而使GPS网平差的计算模型非常简洁,选用平面坐标和大地高作为平差参数,可以方便地简化为平面网或高程网,加入地面归心数据和常规观测变得十分容易。 相似文献
145.
陈鑫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3):61-64
为了完成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工作,不同于传统方法利用点云的几何特性和辐射信息,本文利用非量测相机获取影像数据实现点云的分类。首先,通过相机检校获取相机的参数,从而得到影像内方位元素;然后,将影像与点云进行配准,计算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最后,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二维影像与三维点云信息的融合,进而完成点云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6.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利用1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大量地闪辐射波形地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及回击的慢前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8次正地闪和85次负地闪产在周前沿过程上升时间为19.2μs和9.4μs,84次负地闪继后回击的前沿过程为4.3 μs。YY UDA O 3.1μ; 相似文献
147.
以湖南宏厦桥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区,对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区内地下水系超淡、极软的、弱-中性的重碳酸型水,其化学组成以ca2+、Mg2+、K+、Na+、HCO3-为主.与株洲地区的地下水相比,可溶性SiO2、K+、Na+和游离CO2明显偏高,而且,在水中Mg2+、K+、Na+、HCO3-所占比重更大,meq%平均比值分别是株洲地区地下水的2.23、1.27、1.16倍,表现出典型的花岗岩地区地下水相应的化学组成.研究还发现,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水平分带性.研究认为: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和迁移受岩性、大气降水及影响水交替强度的地形、地貌、地表水系、断裂构造的控制,同时受其他气候要素及植被、人类活动等生物作用的影响;区内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和水解等化学风化作用为主,风化过程中CO2的积极参与起作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水中CO2的减少和阴离子以HCO3-离子占绝对优势地位,进一步说明花岗岩的化学风化过程是一个净碳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8.
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南岸的山地中。 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震区大地测量资料,根据破裂与应变的关系,确立这次地震震源破裂属于逆冲型。依据烈度衰减和余震分布特征建立了矩形滑动断层模式参数,并应用曼辛哈(Mansinha)和斯迈利(smylie)给出的倾斜、有限滑动断层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表达式,求得平均倾向滑距。结果是:断层走向N6°W,倾向N84°E,倾角60°,断面长20公里,宽30公里;断面顶部距地表深度2.5公里;平均倾向滑距2.8米,地震矩5.4×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51巴;释放的应变能下限1.2×1023尔格。 作者还扼要地讨论了P波节面解和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并解释了一些宏观地震现象。 相似文献
149.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大型断陷山间盆地,该地区的流动观测记录了2008年11月10日发生于大柴旦附近的M_W6.3地震。和附近的基岩上的记录相比,盆地内部的记录显示出非常显著的地面运动放大效应,表现为峰值速度的增大、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呈现出长持续时间的后续震相。傅里叶频谱分析表明盆地内部显著的后续震相的频率和直达波相比较低,地面质点运动轨迹图显示后续震相为面波运动特征。为了解释地面运动的差异,构建二维模型,通过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地震波在盆地内部的传播过程,结果显示盆地内部低速层的存在造成直达波的放大以及多次反射与转换,盆地边缘结构造成的波的相干叠加产生了强烈的次生面波,其低频、大振幅、长持续时间的特征是盆地内部地面运动放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0.
西安市一次短时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28日西安市发生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主要受秦岭山脉地形、地面弱冷空气南下和副高增强西进的共同影响而造成;强风暴发生在地面“人”字形辐合线交点处;由多单体雷暴演变成超级单体雷暴,在雷达回波中呈“S”型。秦岭山脉北侧边缘的对流活动是此类天气前期的一个明显征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