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场区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施工时,“场区校正”的必要性。介绍了作者开展“场区校正”时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场区校正”工作的具体作法。结合实例分析了“场区校正”方法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2.
对青海共和盆地东部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地层中第一过渡元素分布的研究表明, 该地自晚更新世以来交替经历了四次土壤发育的相对暖湿期和四次风沙堆积的干冷期。  相似文献   
93.
路桥过渡段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会  侯永峰  吴涛 《岩土力学》2007,28(Z1):849-854
根据秦沈客运专线DK266+521路桥过渡段结构形式及过渡段的路基面纵向、横向的动应力测试结果,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拟了动荷载作用下过渡段的沉降变形分别在线路纵向、横向及路基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及过渡段设置形式、材料刚度、过渡段的尺寸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梯形过渡段的性能优于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碎石刚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过渡段梯形上下底宽的变化对过渡段沉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位于南海南部的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是南海中南部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两个盆地,可采储量相当,但含油气性和油气分布差异巨大。本文在油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古气候、古植被、沉积演化与沉积相带差异,总结了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分布模式。研究认为,曾母盆地近岸一侧原油和文莱-沙巴盆地原油为煤系烃源岩来源,曾母盆地远岸一侧原油为陆源海相烃源岩来源。受古气候、古植被控制,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强生油能力,受沉积相带控制,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存在两种分布模式,分别为“三角洲煤系-陆源海相”烃源岩分布模式和“三角洲-浊积含煤”分布模式。烃源岩分布模式进而控制了油气分布,曾母盆地的原油集中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及近岸地区,而文莱-沙巴盆地煤系烃源岩分布受浊积岩分布控制而广泛分布,这可能是文莱-沙巴盆地满盆富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渤海湾西岸BQ1孔揭示的沉积环境与海面波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渤海湾西岸BQ1孔位于歧口凹陷区内,孔深95.6m,揭露了晚更新世以来比较连续的沉积。通过对109个样品鉴定和环境分析,共分辨出Ⅰ、Ⅱ、Ⅲ三个海相层及其内部的海面波动。每个海相层内均有前后2次海侵高峰和中间的海退。在全新世海侵层中共区分出9次海面波动,分辨率达500-800a级;第Ⅲ海相层存在5次海面波动,与深海。同位素的5a、5c、5e分期的峰值大体对应。在海相层中,海陆过渡相层位占较大比例,其中的石膏结晶和黄铁矿晶簇是该相的重要指相矿物。所见的Ⅰ、Ⅱ、Ⅲ海相层皆为平均海平面下数米的浅海沉积。  相似文献   
96.
97.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1964,13(04):286-304
本文根据三维液体-固体超声频脉冲振动的模型试验和野外高频地震勘探的结果,对直角断层(θ=90°)、锐角断层(θ90°)进行了综合分析。θ角改变时,波的追踪范围和类型均不相同。三种断层中振幅随距离的变化亦不同。当θ=90°时,根据反射波或繞射波振幅随距离变化曲线上的极大值点,可以确定断层的位置;当θ90°时,根据振幅曲线上的特征值同样可以确定断层的位置和类型。θ角不同,波的强度变化也不同。不论θ=90°,>90°还是<90°,由一种类型的波向另一种类型的波过渡时,频谱极大值的频率和记录的主周期均有跳跃变化。文中对三种断层做了综合比较,确定了某些基本准则,利用它们可以确定不同类型的断层,这些模型试验结果与野外高频反射波的资料对比,说明它们的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8.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1979,22(02):181-194
本文把计算综合地震图的“反射法”推广到非轴对称震源的情况。对过渡层广义反射系数的计算提出进一步改善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
不均匀系数法判别无黏性粗粒土渗透变形类型,至今仍被众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推荐和应用,为验证该法的适宜性,采用试验验证、其他方法印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43个工程313个试样的渗透变形试验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C伊斯托明娜的不均匀系数法三准则中,只有第3条准则是适合的,第1、2条准则均是不适合的,其中第1准则的判断结果甚至和实际试验结果截然相反。因而可以确认,B.C伊斯托明娜的不均匀系数法整体上不适合无黏性碎砾石的渗透变形类型的判别。  相似文献   
100.
周云  黄惠兰  于玉帅  李芳  谭靖 《地球科学》2021,46(4):1248-1268
为了解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元素迁移机制,深入揭示成矿机制,指导该地区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黑钨矿、锡石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红外显微测温及LA-ICP-MS原位分析.显示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绿柱石、黑钨矿中发育流体-熔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最高可达760℃.早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60~500℃,盐度主要为28.4%~41.5%Na Cleqv,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80~450℃,盐度主要为3.0%~20.0%Na Cleqv.,晚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120~280℃,盐度为0.4%~6.6%Na Cleqv..LA-ICP-MS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开始出溶时,W、Cu、Mo等元素优先富集于富挥发分气相中,Pb、Zn、Sn、Fe、Mn等元素则更倾向富集于高盐度卤水相中.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燕山期浅源花岗岩,钨锡成矿作用始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富CO2等特征.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流体的出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不混溶作用,不混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