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4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2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4篇 |
大气科学 | 326篇 |
地球物理 | 252篇 |
地质学 | 814篇 |
海洋学 | 67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85篇 |
自然地理 | 4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21.
122.
西丰一带侵入岩即以前所说的西丰大岩体,是布列亚-张广才岭巨型花岗岩带组成部分.该巨型花岗岩带记录了造山带从古亚洲洋板块开始俯冲、洋盆闭合到增生造山演化过程的基本信息.现在已经将规模宏大的西丰大岩体进行了详细解体,重新归并成4个侵入期次,划分为11个侵入序次,统称辽宁省西丰一带侵入岩.在详细解体、重新归并和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序次侵入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构造环境、物质来源与成因.早二叠世第一序次、第二序次侵入岩以及中侏罗世第一序次侵入岩为I型花岗岩,晚白垩世第三序次(闪长玢岩)也为I型,主要物质来源是地壳中岩浆岩重熔的成分.其余各序次侵入岩均为S型花岗岩,主要物质来源是地壳中沉积岩重熔的成分.西丰一带,早二叠世第一个序次侵入岩为火山弧型深成岩,早二叠世第二个序次侵入岩为火山弧型与同碰撞型的过渡类型.早二叠世第三序次至中侏罗世第各序次侵入岩和晚白垩世各序次侵入岩为同碰撞型和碰撞后型花岗岩.这些特征与古亚洲洋晚期的消减、闭合和增生造山演化序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3.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模式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统计数据揭示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结合农业农村发展范式及其演化的回顾,探讨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及其基本策略。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虽不断提升,但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良好态势,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较薄弱;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带来的环境问题函待解决;农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和动力源。新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应充分吸收多功能农业生产和网络化乡村发展范式的有益成分,激发内生动力、整合外部动力,以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农产加工优势区、特色农业产业带为关键目标,实现“七大转变”,着力推进区域农业的多功能转型。深化相关改革、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村镇建设是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4.
陆相盆地地层充填序列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古气候和沉积物的供给速度,而构造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根据北票盆地的演化特点,充分考虑火山作用的影响,界定了3个级别火山-沉积旋回的涵义,并将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列划分为2个一级旋回,5个二级旋回及若干个三级旋回。盆地的地层充填序列特征是对构造演化的良好指示剂,各级火山-沉积旋回的交替反映了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北票盆地在侏罗纪整体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中间又包含有多次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5.
以辽宁原油消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EKC曲线模型和IPAT模型对辽宁石油资源消耗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处于石油资源消耗的高增长阶段,其极大程度是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科学技术进步对石油资源消耗有一定程度上的减缓作用,而人口的平稳增长对石油资源退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一段时期内,辽宁石油资源消耗还将呈现增长趋势。将2种模型模拟分析方法综合使用,可找出能源可持续性变化的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广西沿海热带气旋大风数值预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旋衡风方程,推导热带气旋区域内风场和气压场的分布状况,把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回归统计,建立广西沿海热带气旋大风数值预报模式,效果较好,可供热带气旋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7.
128.
潮汐效应对沿海大范围、高精度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的影响不可忽略. 潮汐效应中的固体潮(Solid Earth Tide, SET)位移和海洋潮汐负荷(Ocean Tide Loading, OTL)位移会在时间和空间域上对沿海大范围InSAR地表形变监测产生分米级的误差, 而且不同条带中地表潮汐形变时空差异性会对多条带InSAR影像拼接产生较大误差. 本文针对沿海地区多条带InSAR形变时序, 重点分析了潮汐效应在不同条带InSAR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影响, 并采用多种潮汐位移估计方法对多条带地表潮汐形变进行改正. 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不同条带时序InSAR中地表潮汐形变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性, 其造成沿海地区相邻条带时序InSAR地表沉降速率差异能达到1~2 cm·a-1; 通过固体潮模型、海潮负荷模型或GPS参考站网海潮位移改正, 能够消除不同条带中地表潮汐形变时空差异性对时序InSAR形变结果拼接产生的空间高阶非线性误差, 弥补了传统拼接方法在拟合潮汐位移偏差的不足. 在大气延迟误差改正的基础上, 时序InSAR形变残差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TD)由潮汐改正前的2.3 cm减少至0.75 cm; 本文研究揭示了沿海地表潮汐形变改正对多条带时序InSAR形变结果拼接的重要性, 可大幅提高沿海地区广域时序InSAR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129.
130.
华南沿海明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Ⅱ.混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混沌特征分析发现,嵌人维数取不同值时均存在分形特征,且反映这种分形特征的关联维数随着嵌入维数逐渐增大而趋于一个稳定值。稳定的关联维数为2.8,相应的饱和嵌入维数为10。关联维数的稳定值为分数(2.8)反映了控制明代华南沿海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动力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构筑该系统最少需要3个自由变量,最多需要10个。对反映该混沌系统混沌特征强度的指标-Kolmogo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