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16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北京地区一次特大强风过程边界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刘小红  洪钟祥 《大气科学》1996,20(2):223-228
利用北京325 m气象塔资料对1993年4月9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特大强风过程的边界层结构(风、温、风切变及阵风特征)进行了分析。随着该次大风的过境,边界层内风场出现数个风速高值中心,高度位于200~300 m,时间间隔1~3 h。伴随上层风速垂直切变和阵风特性。湍流能谱的计算结果表明了大尺度涡旋对边界层湍流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青岛地区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卫国  蒋维楣 《大气科学》1996,20(2):229-234
本文建立了一个非静力的三维细网格边界层模式,对青岛地区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征作了数值模拟,模式采用能量闭合方案,舍弃了静力近似,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模式精度。模拟以实测资料为初始输入,对该地区风场和湍流场作了较细致的模拟分析,与观测资料相比,结果合理地一致。结果表明了陡峭地形和不规则海岸线对局地风场和湍流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3.
考虑湿度影响的城市气溶胶夜晚温度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子华  涂晓萍 《大气科学》1996,20(3):359-366
本文利用一维非定常模式,研究了城市上空干、湿气溶胶粒子对夜间边界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气溶胶粒子对低层大气有明显的升温作用,而对中上层大气则起降温作用,同时改变了贴地逆温层结构和边界层稳定度。  相似文献   
74.
利用南京1992年10月份小球实测风、温、露点等资料(2000m以下各高度),计算了相应高度处的θ、q和K值,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比较稳定的变性冷高控制的天气系统和少云天气条件下,边界层气象要素的铅直分布和日变化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相当的规律性;而且在相似的天气形势下,边界层结构具有基本的相似性。这些实例的结果,无疑充实了边界层的观测事实和研究内容,对边界层的模拟预报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5.
不同天气条件下城郊近地层湍流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夏季天津市郊观测塔三分量风资料,研究了正常天气和天气过程中近地面湍流谱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正常天气时,城郊的湍流谱和平坦地形的基本一致,而有天气过程时,湍流谱反映出一些特殊性。文章还讨论了出现这些特殊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6.
徐玉貌  雷霆 《气象科学》1996,16(4):368-377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北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汉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缘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哟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湿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  相似文献   
77.
结合气象观测和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分析了1990年1月2日重庆雾的声雷达回波征,并与1989年12月30日雾的回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雾顶回波高度与逆温和相对湿度的转折高度一致;雾顶回波在雾的成熟期呈现波动,在消散期一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斜压效应对地转动量Ekman流的影响。利用两变量奇异摄动方法求得了边界层中风场及顶部垂直速度的前二级一致有效渐近解析解,解中明显地反映了斜压情形地转风随高度变化(即热成风)的影响,尤其是其中一级近似解完全由热成风影响所致。在边界层顶垂直速度的解中导出了三种由斜压效应引起的Ekman抽吸新物理因子,即热成风形变、热成内涡度及热成风涡度交叉项等抽吸因子。分析表明,这些因子只在具有水平温度梯度不均匀的系统(譬如锋区)中方能出现。文中还对锋区内上述三种抽吸因子的动力特征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在锋区这 样的强斜压系统中,此三种抽吸因子的贡献是显著的。下一文中,我们将利用本文所得理论解对斜压效应进行具体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