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1篇 |
免费 | 457篇 |
国内免费 | 7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2292篇 |
地球物理 | 131篇 |
地质学 | 67篇 |
海洋学 | 21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34篇 |
自然地理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127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1979年至1988年5 ̄9月中国东部地区出现的低空急流进行了天气气候统计,得出了有关低空急流的月分布,日变化,地理分布以及低空急流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和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这些结论对了解低空急流发生发展规律及制作暴雨天气预报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15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场资料、卫星云图、大气监测自动站等资料,对2008年7月23-24日出现在山东中东部的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天气过程是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西南涡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造成的;副高在暴雨预报中非常关键,副高的强弱影响暴雨的落区;低空急流向暴雨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为强对流的发展积累了不稳定能量;850 hPa θse的水平变化、能量锋区和6 h降水区分布关系密切,高层引导气流对低层的引导作用较大,加强对500 hPa形势场的维持和变化分析,有利于准确预报低层影响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本次过程降水存在明显的中尺度降水特征,地面辐合中心和辐合线为强降水发展提供了启动机制,强降雨中心位于地面辐合中心、辐合线附近. 相似文献
156.
一次黔北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与强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辨率为1°×1°的NCEP/NCAR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09年6月7-8日发生在贵州北部大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切变与低空急流发展是本次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高层辐散是维持和加强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低空急流的加强为暴雨提供了高温高湿的大气,并为中尺度系统的发展、移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对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移动路径起着重要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应用二阶矩闭合模式研究了在不同的下垫面降温情况下稳定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下垫面降温不同,稳定大气边界层内平均位温廓线的演变规律也不同,风廓线和脉动量廓线也相应地变化。影响温度廓线演变的因子除了湍流扩散作用以外,还有由于湍流交换作用在垂直方向的非均匀分布而产生的类似垂直平流作用的输送项。若下垫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明显降温后降温停止或很少,则这种输送作用能改变位温廓线斜率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即由斜率在垂直方向的单调变化演变为非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158.
利用风廓线雷达研究郑州机场低空急流特征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6、2017年郑州机场高分辨率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半小时平均观测资料, 对机场上空低空急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研究, 结果表明:夏末、秋季低空急流出现次数相对较少, 春季、夏初是高发时期, 冬季易出现较强的超低空急流, 只有春季风速从低层到高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过程, 8月末可能是急流的时空转换期; 夜间和凌晨是高发时段, 白天降低30%~40%, 一般情况下, 00—12时(世界时, 下同)急流较弱, 12时后明显增强向上发展, 19时开始减弱, 持续至21时; 急流中心最大风速一半以上在12~18 m/s, 高度集中在60~180 m和300~900 m, 超低空急流占大部分, 夜间出现最大风速的概率远高于白天; 低空急流发生高度大部分在飞机起飞或着陆的范围内, 使飞机复飞概率增加, 对夜间航班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9.
GRAPES全球奇异向量方法改进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总能量模的奇异向量扰动常用于构造集合预报的初始条件。以建立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PrEdiction System)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为目的,基于前期研发的GRAPES全球模式奇异向量方法,在GRAPES全球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2.0版的框架下,开展了引入线性化边界层方案来改善奇异向量结构,并提高奇异向量计算效率的研究。通过连续试验,从奇异向量的扰动能量结构、扰动能量谱及扰动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改进GRAPES全球奇异向量的结构及演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RAPES奇异向量方法有效抑制了之前扰动能量在近地面层不合理的快速增长,同时,奇异向量最优扰动的结构更客观地体现了中高纬度区域大气初始条件中的斜压不稳定扰动及其演变,如在初始时刻奇异向量扰动能量主要位于对流层中层,并呈现出随高度向西倾斜的大气斜压特征;经过线性化演变,扰动能量向较大水平尺度转移,并在垂直结构上表现出向对流层高层上传及向对流层低层下传的特征等。针对GRAPES奇异向量迭代求解中伴随模式计算耗时为主的情况,改进伴随模式中广义共轭余差方案的调用方式,并采用大内存存储法来提高其计算效率,进而将奇异向量总计算时间缩短了25%。总之,改进后的GRAPES奇异向量方法,可应用于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60.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38个站点L波段探空观测、2016年7月加密探空观测和ERA-Interim边界层高度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观测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地区,08:00(北京时,下同)冬季边界层高度最高; 20:00春季边界层高度最高,边界层高度从西部到东部有显著降低的趋势。ERA-Interim资料基本能表现出边界层高度的区域分布,但相对于探空观测得到的边界层高度,除夏季20:00外,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边界层高度均偏低。全年平均而言,08:00(20:00)偏低160 m(170 m),其中在08:00(20:00),冬季(春季)偏低最显著。08:00边界层高度与低层稳定度、近地层温度和风速相关更加显著; 20:00边界层高度与低层稳定度和相对湿度相关更加显著。2016年7月加密观测资料对比表明,ERA-Interim资料的对流(中性)边界层高度显著偏高;低层稳定度、相对湿度偏小,风速偏大可能是造成边界层高度偏高的原因; ERA-Interim资料的稳定边界层高度偏低,与低层稳定度和近地层温度偏低相关,但其影响因素相对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