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155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44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吴德星 《海洋学报》1995,17(3):9-17
多年现场观测揭示,在大洋深层许多区域存在出人意料的高能区,诸如在赤道1000~3000m深度间存在着东西流向随深度交替变化的急流,本文提出连系不同密度水体输运的局部浮力振荡所产生的波动以及关连的能量辐射和沿赤道产生的局部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深层急流的主要动力机制.本文结果还揭示,铅垂向湍粘系数和湍扩散系数的大小与赤道深层急流的结构和强度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应大的铅垂向湍粘系数和湍扩散系数,急流强度减弱且其纬向相干尺度和铅垂尺度增大.另外不同周期的浮力振荡产生不同结构和强度的急流.振荡周期越长,急流的核心位置离东边界越远、沿赤道的相干尺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北大西洋海温场与东亚各月温带气旋个数的相关。发现相关区的分布特点是大西洋西部、南部以正相关为主,东北部以负相关为主。相关的季节分布特点是大西洋海温对东亚温带气旋的影响从秋季开始增大,到2月达到最大。相关区有很强的持续性,有的有系统性位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14.
影响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越赤道气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锡贵 《海洋与湖沼》1990,21(4):328-336
本文综合分析了,有利于南半球气流越过赤道的天气形势;气流越过赤道后影响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基本规律;南半球气流与南海及其邻近海区的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受越赤道气流直接影响下,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环流形势、天气、气候、水文气象特征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杨秋明 《海洋预报》1997,14(3):24-31
用30年(1960~1989年)季平均印度洋海温距平资料和中国降水距平资料进行主振荡型分析和伴随相关分析,研究了印度洋海温3~4年时间尺度的主振荡型的时间演变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循环过程,结果表明中国降水低频场的主要响应区域在华中,西南地区以及华北北部一带,它体现了印度洋地区热源异常通过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的低频流型对中国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对EI Ninno事件响应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榕 《海洋预报》2005,22(2):77-82
本文综述了2003年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并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常年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从而找出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是西赤道太平洋的两个边缘海盆-南中国海和苏禄海。分别对南中国海的GGC-6孔和苏禄海的GGC-29孔的CaCO3含量、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及氧同位素地层进行分析,并用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方法对古温度进行分析,用以确定地层年代的气候分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CaCO3旋回模式与太平洋型相反,而与大西洋型一致。即冰期时CaCO3含量低,全新世冰后期CaCO3含量高。冰期陆源物质供应的加强是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旋转主分量分析及最大熵谱检验方法,对1950~1979年间COADS全球月平均海表水温资料间隔10个经、纬度网格点的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前19项旋转主分量的高荷载中心区域,大多与大尺度洋流及海气相互作用的海温关键区相对应;其中前16项高荷载中心区,都集中在热带和北半球海域;各高荷载区海温异常指数的时间演变特点是:在热带海洋以Ei Nino周期为主;在北太平洋及南半球海域,主要表现为两年以内、时间尺度不等的准周期性振荡;而北大西洋30年来持续降温占据优势,与60年代气候跃变的对应关系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