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06篇 |
免费 | 1200篇 |
国内免费 | 5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38篇 |
大气科学 | 1131篇 |
地球物理 | 542篇 |
地质学 | 2410篇 |
海洋学 | 661篇 |
天文学 | 213篇 |
综合类 | 858篇 |
自然地理 | 4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491篇 |
2013年 | 376篇 |
2012年 | 439篇 |
2011年 | 411篇 |
2010年 | 366篇 |
2009年 | 414篇 |
2008年 | 408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99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调查收尾和城镇土地调查工作,7月15日,省调查办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调查收尾和确保城镇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通知》。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迅速行动,于次日再次召开齐齐哈尔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推进会议,市辖7区、9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主管局长及地籍股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2.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conomy industry, human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which is contributing to the growing trend of eutrophication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of red tide. Accordingly, investigations of seawater quality 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nstruct a sea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The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of the sea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were then considered, combining the monitoring value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with the standard values of seawater quality. Laizhou Bay was subsequently selected for a case study. In this study, the correct variable model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features of evaluation objects. Application of the 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for Laizhou Bay,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performance obtained using other approaches revealed that the generated model is more reliable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more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water quality of various samples,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evaluation of a multi-index, multi-level, nonlinear marine environment system; accordingly, the generated model will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sea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63.
储层孔隙度预测与孔隙演化史模拟方法探讨——以辽河拗陷双清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辽河拗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层平均有效孔隙度的相关模型,预测了该地区古近系Es3下储层的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有效油、气储层的分布范围。孔隙度预测的结果表明,有效油、气储层分布于孔隙度大于8.5%和5.8%的斜坡区。储层预测平均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之间的绝对误差为2.8%,而研究区储层的填隙物含量在1.2%~45.0%之间,平均为16.9%。由此可见,这种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储层的钻前孔隙度预测和孔隙演化史模拟。孔隙演化史的模拟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在埋藏早期主要受沉积相的影响,而在晚期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64.
岩体质量对地下工程开挖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北某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而后,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岩体质量不同时.洞室群开挖效应——二次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区的差异.较全面地讨论了岩体质量对洞室群开挖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综述了国内外高频地波雷达发展和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接收、预处理、计算机自动质量控
制、可视化人机交互审核和标准化输出等后处理工作内容与流程,详细阐述并以示例验证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非法码检
验、常规范围检验、相关性检验、气候学检验、统计学检验等质量控制方法和通过实测矢量场图、网格化矢量场图进行资料
深入审核的原理与方法,最后较为具体的提出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系统的逻辑、物理和功能架构设计及技术指标
和运行环境。研究成果紧密贴合我国海洋观测网建设运行实际需求,对于我国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
提升,具有科学和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应用2007月7月国家908专项北黄海区块水体调查获取的浊度资料,与同步获得的悬浮物质量浓度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底层水的相关系数在0.94以上,表层相关度较差.根据调查海域浊度的水平大面分布及选取的6个典型断面的垂直分布,初步阐述了夏季北黄海水体浊度的分布特征——近岸高和底层高,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成山角海域和老铁山水道以及庄河河口附近海域为高浊度区.夏季北黄海冷水团对水体浊度分布具有控制性影响:调查海域水体垂向层结稳定,北黄海冷水团海域中下层表现为高盐、低温、高密特征,水体浊度小,且浊度锋面的分布与温度较为相近.同时,夏季北黄海冷水团对悬浮物的分布起到了屏障作用——在山东半岛北部沿岸和辽东半岛南部沿岸阻止了近岸悬浮物的经向输送,而在山东半岛东部沿岸则阻止了近岸悬浮物的纬向输送. 相似文献
67.
68.
分析黄河流域交通供给水平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适配性,对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交通供需适配性具有重要参考。论文基于黄河流域现状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基础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分异特征,并探讨了交通与县域发展质量的空间适配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有待提升,在人口与GDP方面呈现一定错配特征;高优势度县域集中分布在济南—郑州—西安—兰州通道沿线。黄河流域交通供给均衡性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差异;样带交通优势度呈现陇海—兰新“一”字型样带>“几”字湾样带>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的分布态势,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城镇化、经济基础是影响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的主要因素。“几”字湾样带和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还受到高程、坡度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流域40.05%的县域处于初级适配状态,38.78%的县域为交通劣势型,集中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亟需提升交通设施对该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9.
生态环境分区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基础工作。本就影响青海省各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各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青海省各生态区的生态质量评分值,结论是:青海省境内分为5个生态环境区,其中环青海湖湿地农、牧结合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分为6.17,为全省最优;青南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牧业生态区为5.76;东部岭谷农、林、牧生态区为5068;祁连山地林、草、冰、裸牧业生态区为5.52;柴达木盆地荒漠绿州牧、农生态区为5.46,依次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一般、较差、最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