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变型文氏电桥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变型文氏电桥电路仅需调节一个电阻器即可改变中心频率,使频率自动跟踪易于实现。在详尽分析电桥电路的基础上,阐明了指标要求与参数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2.
张晋峰 《三晋测绘》2003,10(4):24-25,32
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但长期以来,湿地的价值不为人知,人们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因此,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湿地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利用价值,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3.
吴展云 《贵州气象》2002,26(3):36-38
掌握馆库内外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 ,适时采取措施调节馆库内的温度、湿度 ,使档案资料在馆库内处于适当的温度、湿度环境中 ,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资料寿命 ,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4.
基于DEM的山区气温空间模拟方法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气温作为一种农业资源是由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形成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地地表的地形特征密不可分(特别在山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作为一种地表形态的描述方式,在利用空间信息进行各种专题分析研究和规划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研究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支撑,在常规统计模型(CSM)的基础上,利用地形的坡度、坡向因子进行山区气温空间小尺工模拟的修正模型--地形调节统计模型(TASM),并在环青海湖地区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地形调节统计模型优于常规的统计模型,从而为山区任一地域单元气温空间分布的快速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对山区气温资源的专题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人口集聚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晔  徐楦钫  马海涛 《地理科学》2021,41(6):923-932
基于中国2007—2012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新投入要素和专利申请量的面板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以及人口空间集聚对人才创新驱动作用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① 平均而言,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城市,创新产出水平越高,但人口集聚程度与创新产出水平并不存在显著的关联;② 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对创新的驱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创新等级越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③ 人口空间集聚强化了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驱动作用,城市规模扩大促进了知识的溢出;④ 人口空间集聚调节作用的显现需要达到一定的创新基础门槛,城市创新等级越高,调节作用越强。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策略,合理引导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86.
孙斌栋  尹春 《地理科学》2018,38(1):41-48
基于上海市1 605个居民抽样样本,利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街道尺度人口密度对个体居民通勤时耗的影响及条件效应。在控制了个体社会经济属性、通勤方式和其他建成环境要素后发现,高人口密度总体上会增加居民通勤时耗,而且其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受“设计”“地铁站可达性”“到就业中心距离”和“通勤方式”的调节。具体而言,提高街道路网密度和高速路密度,缩短居住地到就业中心距离,提高地铁站密度,鼓励居民采用地铁方式通勤,减少小汽车使用,都可以显著降低人口密度对通勤时耗的增加作用。因而,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和调节人口密度来降低过长的通勤时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枸杞(Lycium barbarum)耐盐碱能力强,在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枸杞具有一定程度改良土壤的功效。然而对枸杞在不同盐渍生境和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的生理适应基础研究较少。选取扦插的"宁杞5号"一年实生苗为材料,分别在渗透势为-0.48、-0.82、-1.18 MPa下采用单盐(NaCl或Na_2SO_4)和混合盐NaCl+Na_2SO_4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时段内枸杞生理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渗透势降低,叶绿素(Chl)含量呈下降趋势;代表膜脂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渗透势为-1.18 MPa盐处理则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同渗透势的不同盐处理之间,Chl、Pro、MDA和SS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在混合盐处理下或多或少都有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MDA、Pro、SS含量和CAT活性增加。这说明盐渍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保护加强;不同盐渍环境下枸杞的生理响应不同,-1.18 MPa下混合盐胁迫相对于单盐影响更大;胁迫时间延长,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增加,枸杞的适应性增强。  相似文献   
88.
NR1D1和NR1D2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转录因子家族,二者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尤其在昼夜节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NR1D1和NR1D2的蛋白质分子特征以及在冷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的基因调控关系以及它们所参与的通路,揭示它们在鱼类低温环境中的功能作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显示〖STBX〗NR1D1和NR1D2〖ST〗基因序列均有23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均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NR1D1和NR1D2蛋白质均含有ZF C4类锌脂蛋白结构域和Hormone_Recep核激素受体的配体结合域,主要配体为含铁原卟啉IX。这两种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且与昼夜节律通路的多个关键基因有直接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冷胁迫下NR1D1和NR1D2作为转录因子可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昼夜节律调节并促进糖脂代谢、线粒体氧化等过程,为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必要的能量,有助于增强其耐寒性。  相似文献   
89.
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破坏损失核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国霞  周夏飞  彭菲  周颖 《地理科学》2019,39(6):1008-1015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草地监测报告,对中国2015年森林、草地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 2015年中国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3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3%。其中,森林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 437.5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10.2%;草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3 112.1亿元,占比为13.1%;湿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18 269.6亿元,占比76.7%。 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区域空间差异大,青海、湖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江苏等省份的生态破坏损失都大于1 000亿元。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来自气候调节和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2015年中国气候调节服务损失量为17 451.8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73.3%;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量为4 234.6亿元,占比为17.8%。  相似文献   
90.
Albert湖盆作为东非裂谷系重要的裂谷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前期资料匮乏,制约着Albert盆地的研究进展,目前仍存在着构造活动背景下沉积物响应特征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录井、测井及地震地质资料,结合Google Earth对该区盆地结构、湖盆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开展研究,并深入探讨构造对沉积物分配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Albert湖盆发育非对称式地堑结构,盆地两侧以正断层发育为主,西侧陡,东侧缓;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湖泊包括滨浅湖及深湖亚相。不同裂谷演化时期,构造对沉积物分配控制作用明显。低扩张阶段南侧断层活动强烈,沉积物主要从北侧入湖,主要发育河流及正常三角洲;初始断裂阶段西北侧断层活动强烈,沉积物从东南侧入湖,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第2断裂阶段断裂活动基本终止,沉积物从东南、东北两方向入湖,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河流相。湖盆内主要发育同向叠置型和相向平行型2类构造调节带,断层组合样式形成的构造低部位,作为沉积物搬运的有利通道,对沉积物的分配起到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