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4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测绘学   680篇
大气科学   1544篇
地球物理   952篇
地质学   1156篇
海洋学   584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651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文章通过论述海洋环境监测的CalCOFI计划经验与海洋环境监测在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水平;(2)加强对海洋环境的动态跟踪与管理;(3)积极做好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的发布工作,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12.
海洋生态文明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海洋生态文明区即是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地区,具体包含2层含义,即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海洋生态文明区的含义,依据动态性、层次性、完备性等原则,参照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量化性,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区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评估指标权重值。选取日照市等8个申报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评估指数。研究结果显示,8个市(县)基本达到海洋生态文明区的要求,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高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区域海水质量状况,其次是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海洋产业结构,此外地区能源消耗、海洋科技进步、海洋文化传承与保护、海洋宣传与教育以及服务保障能力等也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913.
文章设计了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目标实施效果评估步骤和评估方法,以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为例,系统分析了山东海洋功能区划的生态环境目标集、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应分析,得出评估结论:(1)区划生态环境目标与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相关度高;(2)部分区划生态环境目标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设置不足;(3)区划生态环境目标完成对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并提出:(1)进一步加强改善作用明显的生态环境目标,增设缺失和不足的生态环境目标;(2)因地制宜,加快功能区划实施;(3)严格控制陆地排海污染源,加强海上安全作业;(4)加快海洋生态环境修复;(5)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实现数据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914.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沙化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疏勒河流域处于北方防沙带中心,开展其防风固沙价值评估对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对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总量为43.927×104~129.530×104t·km-2,防风固沙量呈上升趋势。(2)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价值快速增加,其多年平均价值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减少土地损失价值(99.46%)、保持土壤肥力价值(0.47%)、保持土壤有机质价值(0.04%)、减少交通运输经济损失价值(0.03%)。(3)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防风固沙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草地、耕地等植被覆盖率较高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区域。(4)相较社会因素,自然指标因子对流...  相似文献   
915.
珠海市陆海统一GPS控制网包括由12个CORS站组成的框架网和由66个C级点组成的C级网。本文采用GAMIT/GLOBK软件,应用不同的数据处理策略对框架网和C级网进行了数据处理,主要分两步完成:①以IGS站为基准处理框架网;②以框架网为基准处理C级网。最后采用GLOBK平差得到控制网在CGCS2000和GDCORS坐标框架下的三维坐标。通过对基线解算后的NRMS值、重复性、中误差及平差后测站点位中误差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一套市级高精度GPS控制网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16.
蒋瑞  储征伟 《测绘通报》2016,(12):90-95
城市排水管道健康状况检测和评估是城市管理运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及时发现排水管道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可为排水管道养护、改建、修复、运行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因此,检测和评估报告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城市排水管道健康状况检测和评估内外业流程一体化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具体从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资源配置及方案设计依据的选择;②外业现场作业流程的设计;③内业作业流程的设计;④检测和评估报告内容纲要的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917.
介绍了国内外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发展概况。总结了行业气象敏感性评价、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评估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行业气象服务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估的研究进展。给出了近三年我国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领域的业务成果,并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18.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烈度遥感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应急获取了多种高分辨率航空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快速解译提取了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采用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利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震后震害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的经验震害遥感定量评估模型,获得了芦山地震灾区126个主要居民点的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结果,并据此圈画了地震烈度分布遥感评估图.结果显示,本次地震Ⅸ度区面积约150km2,Ⅷ度区面积约900km2.该结果在第一时间(4月21日晚)提供给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对比分析显示,地震烈度遥感快速评估结果与中国地震局4月25日公布的地震烈度图,以及与笔者在现场实地进行的建筑物震害详细调查结果基础上评定的地震烈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后,借助于快速获取的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估计地震烈度分布,对地震灾区灾情估计和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19.
受大量的外调水资源和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的水土环境变迁过程具有独特性,其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是长期、潜在而缓慢的,该过程可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描述其发展的趋势。评价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因子都属于"微敏感"因子;地表水对水土环境的变迁响应相对较为强烈,其次为地下水、区域气候,而土地利用最为迟缓; 18个响应因子中最为敏感的是灌区提水量及灌溉用水量,次之为地下水水位及回归水水质。该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当前灌区水土环境变化现状相吻合,验证了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0.
气候变暖导致气候资源配置发生变化,由此而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导致果树作物发育进程、果树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天水近30 a气候资源变化对杏树产量影响研究和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杏树花芽膨大、现蕾、开花期较80年代提前6~7 d,果实成熟期提前10 d左右;由此而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以初秋9月下旬、后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花前3月上旬温暖干旱气候和花果期4月上中旬低温干旱气候对杏树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年际变化除后冬干旱灾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为本世纪影响杏树产量形成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外,其它灾害在本世纪虽略有减轻,但危害程度仍明显重于80年代;10 a平均气候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减少29.9个百分点,本世纪减少7.8个百分点。评估有灾17 a,实况(轻、中、中大和大灾) 16 a,评估准确率94%,其中中灾和中大灾害评估准确率均达100%,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