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8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403篇
大气科学   1521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911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91篇
自然地理   14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红壤丘陵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江西余江县为例。通过实验研究,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及邻近参照等方法。研究红壤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开发引起的微观环境效应在于改变土壤水分及其运动状况,加速土壤物质迁移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区域性效应是植被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扩大及气候异常;全球性影响除区域集聚效应外,则是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采取的调控对策主要是:保持合理开发,适当减轻土地压力,优化农业开发模式,更新农业耕作技术。强化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福建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基础,探讨转移的空间结构与转移方向的联系,合理划分区域类型,对福建省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劳力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基于遥感数据的常熟市耕地资源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RS和GIS技术,对常熟市1984—2001年间土地利用进行调查,获得了1984、1992、1999、2001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资料。通过多时期对比分析发现:1984—1992年,居民点工矿占用耕地、耕地变成水域和耕地变成交通用地,分别占耕地转出总面积的56.7%、36.6%和5.4%。1992—1999年上述各项则分别占耕地转出总面积的47.3%、45.7%和7.0%。1999——2001年分别占耕地转出总面积的2.4%、95.6%和1.3%。1999年以后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制定区域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法规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5.
郴州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郴州市为例,首先对市域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作了较为深刻地论述,最后系统地阐述了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升级,产品结构要突出优质品牌,区域结构应以专业化特色化为目标等市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6.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两湖平原农业洪害特征与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湖平原是我国农业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河湖水系四通八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围湖垦殖破坏了两湖平原自然生态环境,洪涝频繁发生,农业损失严重。两湖平原必须实施综合性的农业减灾技术措施:长江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持水土;两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提高湖泊分蓄洪能力;应用GPS、GIS技术预警,有效调度洪水;调整湖区农业结构,发展避洪农业。  相似文献   
98.
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北方地区的土壤及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南方。重金属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已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农业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法和施用改良剂等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99.
为抗击非典,扩大突发期大量非典肺炎病患者的收治能力,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政府确定在小汤山医院东北侧兴建应急临时设施。并紧急动员组织各有关部门协调会战。市有关各个部门紧急调动组织队伍应战,全体参与人员不分上下,响应党中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的号召,日夜奋战,在短短的7昼夜工期内,于郊区昌平建成2.5万m~2(含室外联廊),拥有508间病房,612床位的应急战地医院。从5月1日晚开始陆续收治非典患者。  相似文献   
100.
以往常有两种误区:(1)认为单斜岩层边坡只要坡脚处岩层不被切断,就不会破坏;(2)植树绿化和排水设施的设置总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利的。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力学模型分析了坡脚处岩层未被切断的白云堡豪苑观光塔处单斜岩层滑坡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滑坡属于顺层边坡溃屈型的板裂破坏——溃屈破坏,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及剩余滑动力。分析表明,人工开挖后边坡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不当对该滑坡的产生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盲目的植树绿化和排水沟设置成了边坡不稳定的主要诱导因素。由此可见,边坡(滑坡)防治措施的选择对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出切中要害的滑坡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