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722篇
大气科学   304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22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研究英美文化实用语料基础上,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生态、宗教、物质、社会、知识、观念、历史、海洋八种文化要素,以及其作为必须导入的首要因素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2.
导航电子地图的生产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电子地图作为目前市场应用较好的数字地图产品,其生产质量如何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科学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生产质量的有效控制。从导航电子地图的质量要素出发,分析质量形成的各阶段、各环节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重点阐述完善生产作业环境、坚持预防为主、建立识别质量问题机制、加大科技创新、作好数据生产软件的更新和维护等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地理要素编码的数字地形图入库方法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各城市已经采集的不同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而数字化地形图不能直接被GIS软件操作。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基于地理要素编码的数字地形图入库设计方法,将ArcGIS Engine和Objects Arx2007相结合进行嵌入式二次开发,利用C#,在.NET2005平台下得以实现,并在某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白兰东  王绘 《四川测绘》2009,32(1):11-14
城镇地籍数据的有效分类与正确组织是地籍数据库规范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籍要素规则的分类方法,按照地籍数据的表达类型,描述了宗地背景图形数据、宗地图形数据、测量控制点数据、属性数据和档案数据的各个要素定义和编码规则。以成都市地籍数据库的建设为实例,根据各种来源的地籍数据分别开展了不同类型地籍数据的快速分类与入库工作。  相似文献   
105.
数字线划图(DLG)是数字城市中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基础地理数据,城市规划需要现势性强的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对于原有地形图的修测会使DLG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不同软件平台下产生不同的图形数据格式,给规划平台的维护和GIS的入库造成不便。面对这一矛盾,使用VB语言编制转换程序,对DLG每个图元进行程序转换,结合安阳市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苏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数字苏州"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核心,它为苏州全市各种信息提供统一的、标准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在信息资源按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共享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苏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设计与实现,并指出了该数据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根据2015年8月莱州湾3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调查资料,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及主成分分析等4种方法,分析了莱州湾重金属含量空间污染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确定了关键重金属污染要素,并探讨了关键污染要素的历史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重金属中Cu、Pb、Zn、Cr、Cd、Hg和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0、16.1、50.6、36.5、0.2、0.034和10.4 mg/kg,其中Cd、Hg和As的含量存在不同数量的站位高于海洋沉积物第一类质量标准值和渤海沉积物背景值及山东省土壤背景值现象。与中国近海沉积物相比,莱州湾金属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HgCdAsPbCuCrZn,潜在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湾的中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其中Hg和Cd总贡献率最高。Hg、Cd和As为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关键要素,它们的含量均高于1980年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8.
乳山湾邻近海域波浪特征要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高分辨率MASNUM第三代海浪模式并根据Yuan等(2009)提出的波浪破碎统计物理模型,对乳山湾外海2008年各个季节波浪特征要素(有效波高和跨零周期等)与波浪破碎参数(白冠覆盖率、卷入深度和破碎能量损耗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Janson-1卫星高度计观测资料对有效波高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平均误差在0.17m左右。模拟结果显示,该海域波浪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2008-08乳山湾邻近海域受大风天气过程影响期间,有效波高在1.0~1.8m,破碎参数变化显著,白冠覆盖率最大达4.5%,卷入深度在1.5m以上,相应的破碎能量损耗率量值在6~11kg/s3。结果表明,波浪破碎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动力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是造成乳山湾口表层高溶解氧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目前各种GIS应用系统在空间数据获取中存在大量重复获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力、财力巨大浪费和数据二义性、难以协同使用等问题,以数字海图和地形图融合为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空间数据的融合方法。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空间数据模型融合,物体的分类分级融合以及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于定勇  李龙 《海洋工程》2017,35(1):105-111
为研究人工岛尺度变化和波浪方向分布对人工岛绕射波浪的影响,基于MIKE21-BW模型应用数值方法模拟人工岛波浪绕射过程。数值结果与Briggs等的物理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在规则波条件时,圆形人工岛绕射波浪的数值结果与线性波浪绕射理论解基本一致;采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了6种尺度的圆形人工岛、单向不规则波和9种方向分布θ_(max)、4种谱峰周期条件时绕射波浪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圆形人工岛绕射系数随着尺度的增加,掩护区绕射系数随之减小;θ_(max)在10°~45°范围内,随着θmax的增大,绕射系数随之增大,θ_(max)在45°~75°内绕射系数变化较小;随着谱峰周期的增加,绕射系数随之增大。研究成果既为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了基础,也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